第二日,董份依舊沒有遞交自辯,朝臣們的關注焦點并沒有因為袁煒的死去轉移,只是各家各戶都安排人前往袁府吊唁,送上祭品。
這事兒,裕王府直接是由殷士譫出面的,并沒有再著急魏廣德等人。
早有預料,也不是什么大事兒。
“董份被詔黜為民了。”
董份不上自辯,不代表朝廷就不會采取動作,在沉默等待兩天后,嘉靖皇帝終于下旨,罷免董份禮部尚書之職,剝奪了其一切封號賞賜,成為普通老百姓。
當日接旨后,在如狼似虎的錦衣校尉押解下,董份狼狽離開府邸,出了京城,只能留下家中老仆收拾府上細軟財寶,整理打包后送回老家。
嘉靖皇帝對董份已經算開恩,并沒有因為他受賄就對他抄家,還是允許他帶著積攢的萬貫家財離開京城回鄉頤養天年。
同日早間,還有一份有錦衣衛指揮使朱希孝簽發的密令,通過錦衣衛的秘密傳遞渠道從京城發往江西南昌錦衣衛所。
不到兩日,嘉靖皇帝又從西苑內下旨,升禮部左侍郎高拱為禮部尚書。
高拱也終于得償所愿,成為大明正二品大員,距離入閣也就只差一步。
而魏廣德等人,也大肆擴充人手,加快永樂大典的抄錄速度。
只是這永樂大典書冊實在太多,足有上萬冊。
想當初,解縉主持編纂時規模不過百余人,一年后修成文獻大成一書。
但明成祖朱棣親閱后甚為不滿,欽點姚廣孝擔任監修,同時編纂隊伍擴大到了三千人的規模。
就是這么多人,在書籍定稿后,尚且抄錄了一年多的時間才完成正本的抄錄工作。
別看魏廣德他們接下抄錄大典這個差事已經有近三年,可人手不過百余人,按照這個速度,至少還要三十年時間才能完整抄錄一遍。
即便現在奉旨將抄錄士人規模擴充一倍有余的,現在已經有三百人參與抄錄工作,可按照目前的抄錄速度,魏廣德估計大概需要十年才能完成全部工作。
對此,他也沒有什么好辦法。
后世倒是簡單,直接掃描打印即可。
可這個年代,只能是一本一本,一個字一個字的抄寫在紙張上再裝訂。
字跡稍微潦草凌亂都要作廢,必須一筆一劃的楷書,也就是后世的印刷體進行抄錄。
這也是他們這些分校官的職責,不僅要保證文字抄錄準確,更要筆跡工整。
“本來以為是白送的功勞,可這一下子催起來,哎”
這日,魏廣德和張居正散衙后在大門口碰面,干脆一起找了個酒樓吃吃喝喝,也發著牢騷。
“內閣也承受不小的壓力,陛下要朝廷增加撥款,畢竟這招人抄錄,潤筆費是少不了的,陛下可是一口氣就要招三千人,和永樂年間一般無二,當下的朝廷,哪里負擔的起。”
張居正嘆道。
魏廣德知道,張居正說的應該不假,只是當時應該是在西苑內進行的談話,所以外界現在還知之甚少。
心里有答桉,可魏廣德不會隨便說。
“知道嚴家積攢了多少家底嗎”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張居正忽然開口問道。
“成守節發回奏報了”
魏廣德聽聞,狐疑道。
這事兒,他可一點不知情,也難怪會如此。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