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可惜了,當時這個江汝棟不知道對方是黃臺吉,所以率部圍攻虜騎,那賊酋也是膽大,居然敢出陣直沖搏傻,我兵奮起挺擊使之墮馬,危急關頭賊酋護衛死命保護將他救出。
可即便如此,此賊的盔刀亦為我兵得去,聽說之后黃酋傷重昏瞑數日方才蘇醒。
兵部此番已經查探確認此功,擬奏請詔升江汝棟二級,賞銀十兩旗,旗下陣亡官軍蔡整等各襲升其子二級,還有賞銀下發。”
等李芳繼續把剩下的故事講完,裕王也是輕嘆口氣。
“可惜了,這么好的機會,不過也怪不得江汝棟,他在知道內情后,怕也是悔死了。”
裕王倒是很善解人意,替江汝棟開脫起來。
“誰說不是,當時宣府巡撫還要治罪于他,幸好宣大總兵一力扛下來此事,還向兵部發文奏捷,兵部也是派員外郎前往宣府,實地了解戰況和查驗繳獲,又有細作傳回消息才確認此事。”
李芳又說道。
隨后兩日,關于胡宗憲偽造圣旨的消息傳開,朝堂上下頓時一片嘩然。
不過,信者有之,不信者亦有之。
只是當懷疑此事的人知道曾經發生在杭州的事件后,也盡都默然。
其實這個時候,每年都有地方官員被選調回京,在六部等各衙門任職,在浙江為官之人也是不少。
所以在傳出當年之事后,許多曾經在浙江為官,聽說過此事的官員也都表示曾經聽聞過此事,只是因為僅有傳言而無證據,自然不能隨意去說。
不過,其實大家也都清楚,那會兒嚴嵩當權,就算把此事報上來也沒有什么用,都會被嚴嵩給想辦法壓下來。
至于之后不提此事,自然是因為沒人問起,自然不會隨意說出來。
其實,若不是傳出這個消息,大部分官員都已經把此事給忘記了。
由此,京城官場風向大變,大部分官員都認可此事,至于查辦胡宗憲,自然再無人有反對之聲。
不過就在這樣平常的日子里,魏廣德卻又收到一個讓他煩心的消息,俞大猷又被人彈劾了。
自從俞大猷調任廣東總兵官后,手上活兒也是繁雜,既要剿滅潮州倭寇,還有海盜吳平等賊人,此時廣東還有少數民族首領藍松三、伍端、溫七、葉丹樓、程紹錄、梁道輝等作亂,也要由他派兵征繳。
對付倭寇、海盜,俞大猷自然是以圍剿為主,奉行狠辣手段予以殲滅,而對藍松三、伍端等人的作亂,俞大猷選擇首先招撫,招撫不成才出兵圍剿。
俞大猷之前有招降這些少數民族部落的經驗,而后又多次殲滅倭寇,很有威名,于是俞大猷單槍匹馬去招降程紹錄,又讓程紹錄勸梁道輝歸降。
惠州參將謝敕與伍端等交戰,打不贏,就說“俞家軍”來了,伍端等首領趕忙逃回山寨不敢戰。
不久,俞大猷果真來到惠州,將溫七擒獲。
伍端見溫七被擒,于是負荊請罪來俞大猷軍中,請求攻打倭寇開彌補自己的過失。
解除內患后,俞大猷又全力剿倭,以招撫的伍端等為前鋒,先后剿滅鄒塘、崎沙、甲子等處倭寇,倭寇僥幸脫險的二千多人則退守海豐金錫都。
俞大猷率軍將其包圍兩個月,倭寇糧食斷絕,打算逃走,卻被副將湯克寬設伏兵擊敗,手刃倭寇首領三人,參將王詔等人隨后趕到,將倭寇全部剿滅。
于是俞大猷率部轉移到潮州,又將藍松三、葉丹樓、吳平等山賊招降。
此時海盜首領吳平在南澳筑城造反,造船幾百艘,聚眾一萬多人,劫掠濱海諸郡。
廣東俞大猷遂與福建戚繼光合作,俞大猷率領水軍,戚繼光率領陸軍,二人夾擊南澳,大破吳平海盜,吳平只身前往鳳凰山老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