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魏廣德把知道的和自己分析的結果,一一和裕王細說明白。
“怪不得,之前沒人在孤面前說過這個李遂是嚴黨的事兒,原來他靠向的歐陽必進,也難怪當初幾次招父皇不喜還能復起,背后若是沒有嚴嵩推動,說出去都沒人信。”
裕王明白,李遂沒有直接靠向嚴嵩,或許他也看出朝野及民間對嚴家的不滿,所以選擇投靠老鄉,嚴嵩的親戚歐陽必進,曲線救國,一樣能達到目的。
“奏疏已經送進西苑了,聽說李閣老票擬核實查辦,倒也不是沒有機會。”
裕王繼續說道。
李春芳批的奏本,那意思倒是最好的結果,那就是要先查清楚再說,俞大猷在此次事件中到底有無過錯,有多大的過程,再做出處罰。
至于怎么操作,裕王倒是信心滿滿。
裕王府發話要保俞大猷,御史能不給這個面子嗎
“殿下,此事還是順其自然吧,不要力保俞大猷了。”
出乎裕王預料的是,魏廣德竟然選擇放棄保住俞大猷。
“為何”
裕王不解,直接開口問道。
“殿下,王府過多干涉朝廷決議,終究不妥,那位怕是會不喜啊。”
魏廣德直言道,“況且殿下或許有所不知,俞大猷已近六十,可膝下還無子女,皆因常年在外奔波所致。
俞家就他一顆獨苗,還是老來得子,若是再不給他一些時間休息,我怕他老俞家就后繼無人了。”
“啊”
裕王有些驚訝,“俞大猷還沒有子嗣”
“常年在軍中,來回各地征戰,我大明軍規,將軍出征嚴禁帶家卷,你讓他如何生兒子。”
魏廣德搖頭笑道,“大猷早年一心于科舉,從軍后則醉心兵法,研究行軍打仗,貌似對女人還沒手下兵馬有興趣。”
“你的意思是,讓他罷職關在家里生兒子”
治罪肯定不行,裕王府的臉面還要不要。
罷職閑住,貌似是對俞大猷最好的照顧。
“臣覺得可行。”
魏廣德笑道。
“他這么大歲數了,能行嗎”
裕王兀自有些不信。
“他就是其父的老來子,殿下說行不行”
魏廣德笑道,“有志者事竟成,我相信大猷應該能行。”
“你這個和有志者有關系嗎”
魏廣德的話讓裕王哭笑不得,不過之前要保俞大猷的想法這會兒也是煙消云散。
俞大猷為大明朝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這么大歲數了還沒有子嗣,確實朝廷有負于他。
“行,這事兒不管宮里怎么批紅,反正就著落在你和李芳兩人頭上。”
說話間,裕王對旁邊侍立的李芳說道“這事兒,善貸那里有需要幫忙的,你盡可出手,孤準了。”
“是,殿下。”
李芳急忙點頭哈腰答應下來。
“那這事兒就這么算了”
回頭,裕王又對魏廣德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