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能這樣,確實很好,至少說明裕王識大體,知道馭人之道在于獎罰分明,而不是任人唯親。
“另外還有個理由,有些”
雖然嘉靖皇帝輕哼,可黃錦看得出來皇爺心情不錯,于是繼續說道,可說道一半就有點啞火,不知道該怎么往下說。
“說,不要吞吞吐吐的。”
看黃錦的樣子,嘉靖皇帝開口說道。
于是,黃錦又把俞大猷家庭情況說了下,知道他四十多歲才成婚,長期在軍營里,率領軍隊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可也因此至今都未有子嗣。
“此事當真”
聽了黃錦的話,嘉靖皇帝兀自有些不信,不過若細想,也會發現似乎很合理。
嘉靖皇帝之前觀察過俞大猷,自然知道他這個官場升降機。
每次江南各地有人造反鬧事,地方官大多都會舉薦俞大猷出征平亂,可每每事后不久,俞大猷就會因為各種理由遭到貶斥,這也導致他這個仕途都是起起伏伏中度過,頗具傳奇色彩。
試想,以他的官途,良配哪里看得上他。
和他聯姻,還得時不時擔心遭受連累。
長此以往,成婚時間拖得久了也屬正常。
“皇爺,上午聽小矩子說了以后,我讓人查了下,確實如此。”
黃錦低聲答道。
要說朝廷上下,真正以身許國的,除了皇帝,貌似這位俞大猷俞大將軍就差一點點。
若不是最后結了親成了家,那才是真正把自己奉獻給了國家。
“把那份奏疏拿過來。”
嘉靖皇帝面無表情說道。
很快,黃錦把收在錦盒內的奏疏取出,放在御書桉上。
“官兵圍海賊吳平于南澳,繼光將升兵大猷將水兵夾擊,大破之,平僅以身免,奔饒平縣之鳳凰山,其眾稍稍集勢復振時,繼光留擊南澳余賊,獨大猷所部參將湯克、李超,都司白瀚紀,傳應嘉等引兵躡平,后連戰俱不利,平遂趨章林,掠民舟出海事聞。”
福建巡按御史陳萬言奏平得脫系俞大猷等所派將領不當及追戰又不力,法當重處。
廣東巡按御史陳聯芳劾俞大猷在廣數月,肆民兵相繼扇亂,束手無策,宜急擇良將代之。
南京兵部尚書李遂查實附議,請求處置俞大猷。
伸手,從御書桉上提議御筆,嘉靖皇帝在奏疏后快速書寫起來。
御筆親批,革廣東總兵俞大猷職聞,閑住,命福建總兵戚繼光兼管惠湖二府并伸威營總兵事。
寫好后,放下筆,嘉靖皇帝說道“一會兒你拿下去直接用印送兵科,盡快發下去。”
“遵旨。”
黃錦躬身道。
就在這時,門外有內侍通報,司禮監太監陳洪帶奏疏入宮請求覲見。
“收拾一下,讓他進來吧。”
嘉靖皇帝揮手說道。
于是黃錦急忙收好桌上的奏疏,一邊讓門外內侍傳陳洪進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