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順天府官進春免百官宴,文武百官,軍民耆老人等奉箋勸進,其詞曰伏以景運會昌大一統山河
臣等俯伏闕庭合詞勸進,乾旋坤轉,拭目觀萬象之新雨,施云行翹首望六龍之御,臣等無任惓惓俟命之至令。
諭答曰,皇考大行皇帝奄棄萬邦,予茲煢煢,在疚即位之事實不忍聞,所請不允。
乙己,文武百官,軍民耆老人等再奉箋勸進,曰伏以九昊
諭答曰,卿等再箋勸進,具見誠懇,但予終天之恨,方殷豈忍遽即大位,所請不允。
丙午,文武百官,軍民耆老人等三奉箋勸進,曰伏以佑下民而作之若方
諭答曰,卿等謂予當奉天命遵遺詔,箋勸至于再三陳義,甚正,勉抑哀情用從所請乃諭禮部,曰
皇考大行皇帝上賓予哀痛悲號,五內摧裂,而文武群臣、軍民人等以祖宗基業之重,皇考遺命之嚴,三上箋勸進,義正詞懇不得已勉從,所請茲當祗告天地宗廟社稷,即皇帝位,爾禮部其擇日具儀來聞。
勸進詞乃是由翰林院所擬,自然寫得言辭懇切,天下萬民都只認裕王一位皇帝。
而裕王的答復,則是由陳以勤、殷士譫和魏廣德三人斟酌著草擬回復。
受到高拱那邊的影響,裕王這些天也不由自主疏遠起張居正。
每次看到高拱活蹦亂跳進宮見裕王,說實話,魏廣德還是很納悶的。
按照他后世印象,這人應該很快就無了才是。
可是看到現在高拱的樣子,哪里像是要死的人
難道是暴斃
這年頭,暴斃一點不稀奇。
對于一些急性疾病,中醫的效果確實不如西醫來的快。
忘了,這年頭其實也沒有所謂的西醫,只有巫醫。
第三次勸進,裕王答應繼承皇位,禮部很快就把早已擬好的即位儀注送了過來。
“逸甫兄,這個是用原來的儀注抄的吧”
魏廣德手里正拿著禮部送來的即位儀注再看,隨口就問道。
“都是按制而行,其實大同小異。”
沒說是抄的,但話里的意思其實也差不多。
“就是改了三大殿名字,措辭有點變化,呵呵”
魏廣德早前在翰林院的時候就翻看過嘉靖皇帝那時候的即位儀注,也看過正德皇帝的即位儀注,現在還刻在腦子里。
這次的即位儀注,主要參考的就是正德皇帝那份。
畢竟嘉靖皇帝是外藩繼位,他的登基儀式是有些特殊的,并不能做為基本參考。
按照即位儀注,先期司設監等衙門于中極殿設御座,于皇極殿設寶座,欽天監設定時鼓。
之后則是裕王遣官以是日早,祗告天地宗廟社稷。
同日早上具孝服,親詣大行皇帝幾延,祗告即位,受命畢,即具袞冕服于皇極殿丹陛上拜天,行五拜三叩頭禮,次詣奉先殿謁告祖宗畢,仍以袞冕服詣大行皇帝幾延,行五拜三叩頭禮,畢出,御皇極殿。
先期尚寶司設寶桉于皇極殿,鴻臚寺設詔桉于殿內東表桉,于丹陛上教坊司設中和韶樂,懸而不作,錦衣衛設云蓋云盤于殿內,東別設云盤于承天門上設云輿,于午門外鴻臚寺設宣讀桉,于承天門上西南向。
是日早,鳴鐘鼓,錦衣衛設鹵簿大駕,文武官員各具朝服入,候丹墀內,上服袞冕御中極殿,鴻臚寺官傳旨,百官免賀,遂引執事官就次行禮贊,請升殿,上由中門出御皇極殿寶座,錦衣衛鳴鞭,鴻臚寺贊百官行五拜三叩頭禮,訖百官出至承天門外,候鴻臚寺請頒詔,翰林院官捧詔授禮部官,遂置于桉上云盤內,由殿左門出至午門外,禮部官捧詔置云輿內,迎至承天門上開讀,行禮如常,儀初欽天監擇二十六日丑時。
魏廣德仔細看過全部即位儀注就不由得皺眉,嘴里不住滴咕“丑時,黑燈瞎火的搞什么”
“善貸可是因為欽天監所擇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