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階澹澹吩咐道。
張居正按照徐階的意思遣退外面的人,關好房門這才回到徐階身前,他知道老師這是有事和他商議。
“你覺得,聯系譚綸和涂澤民的人,會不會是高肅卿”
徐階直言問道。
張居正并未回答,而是絞盡腦汁思考起來,回憶那日內閣閣議上高拱的一舉一動,隨即輕輕搖頭。
“你覺得不是他在幕后推動此事”
看都張居正的反應,徐階頓時來了精神。
他最擔心的就是,此事乃是高拱苦心積慮營造出來的假象,目的就是要惡了他和隆慶皇帝的關系。
“你覺得,陛下事前是否知道此事”
沒有繼續追問誰才是幕后推手,找出這個人對他并無太大益處,眼下明顯就是一個亂局,因為違反祖制的事,很難被人完全掌控走向。
當年楊廷和做不到,今天也不會有人能做到。
被問及隆慶皇帝是否知道開海這事兒,張居正有些猶豫。
這么多天下來,其實他也有些回過味來。
當初第一次看到涂澤民開海奏疏的時候他就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之后回憶中就想到譚綸曾經的一封奏疏,列舉福建利弊,其中其實就有此意。
海洋,才是福建人謀生的出路。
不過,他記憶里似乎還有人和他討論過此事,那就是魏廣德,只不過實在太久遠,當初說了些什么已經記不大清楚,只是有個模湖的印象,好像就是說開海可以削弱倭寇什么的。
在今日之前,張居正是一點沒有意識到此事背后有人推動,只以為是涂澤民根據福建的形勢而提出的建議,可今日看到譚綸的奏疏,明顯事前是有人居中聯絡過的。
雖然有些難以置信,可張居正總不自覺想到魏廣德那張臉。
皇帝是否知道,張居正哪里敢隨便猜測,因為這段時間沒到初一、十五的大朝會,隆慶皇帝已經把小朝罷了。
并沒有人因此有什么意見,實在是經過嘉靖幾十年的熏陶,百官已經沒有了上朝的意思。
雖然嘴巴上不會這么說,可心底是誠實的,每天大清早趕到皇宮去走過場,誰都不喜歡。
只要每月兩次的大朝會能如期舉行,百官們能看到龍顏就夠了。
作為閣臣的他這幾天都沒見到皇帝,哪里能知道這些。
看到張居正沉默,徐階也只是嘆口氣。
“老師,這兩日要是沒什么大事求見陛下,那就等兩日,十五大朝會上試探一二。”
張居正開口說道。
點點他,徐階開口說道“叔大,你說此事,會不會是高拱設的一個局”
“何以如此說”
張居正詫異問道。
“比如高拱事先和陛下溝通確認過此事,然后聯絡外臣上奏,讓我們以有違祖制反對,之后陛下下旨開海,我們該怎么做繼續反對嗎,觸怒龍顏,這結果有幾人擔待得起”
徐階憂心忡忡說道。
文官集團有的時候可以不要臉,可有的時候,涉及風骨又不得不要臉。
昨日反對,第二天態度陡變,這樣的情形實難發生。
“老師,前兩日反對開海的大臣可不在少數。”
張居正倒是沒往這方面去想,而是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