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今日來此,就是為了聽取建議,眾卿家有什么想法盡可說來。”
雖然一開頭就被徐階和張居正先后發言反對,可隆慶皇帝也知道,內閣還有郭樸和陳以勤是持支持態度的,高師傅雖然不在內閣,可也不是沒有支持者的。
果然,聽到皇帝這么說,郭樸當即就站了出來。
“陛下,臣是安陽人,對福建了解不深,也是因為看了涂巡撫奏疏才知道此事,昨日看過譚總督奏疏后,又找來早年譚總督匯報福建情況的奏疏觀之,方知道閩粵兩地多匪患的原由。
開海雖有違祖制,可細細想來,卻可給當地百姓一條生計,臣請陛下開恩,準福建一地試行開海,以解百姓生活困苦。”
當年譚綸做福建巡撫時,郭樸剛好回家守孝,所以還真沒看過譚綸對福建事的奏疏,還是昨日才翻出來看了遍,自然對福建的情況了解更深,知道福建百姓不開海就會為了生存鋌而走險,要平靖地方,開海是唯一選擇。
所以即便今日高拱不在,郭樸還是決定力挺開海。
畢竟,他能進內閣,本身在朝野中也是被議論頗多。
直到現在,說起內閣閣臣,還不時有人拿他和李春芳打趣,稱他們是“青詞宰相”。
李春芳為此,不得不低調做事,盡量避免涉及朝中大事,減小自己的存在感,而他因為與高拱鄉里相得,不免走的近些。
“陛下,臣支持郭閣老的意見,為福建百姓計,請準開海。”
陳以勤在郭樸說完話后,馬上站出來表態道。
徐階以祖制反對開海,他們就以福建百姓福祉請求開海。
只要把這個基調定下來,反對開海雖然順從祖制卻置福建百姓生死于不顧,傳出去未必能落個好名聲。
福建百姓真因為不開海就會餓死
當然不是,只是生活困苦些,但這些話這個時候不能說,而是要當做事實傳進所有官員的耳中。
這些,自然也是魏廣德想到的策略,面對祖制,無論如何都找不出開海的理由,那么就只能以百姓福祉這個大道理來說事。
至于開海可以搞錢,可以緩解朝廷財政困窘,這話在大明朝堂上是決計不能說出口的。
人家一句“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就可以把你駁死,大明朝始終秉持的是小農經濟,以農為本。
到這個場面,李春芳有些坐蠟了。
內閣在場五人有四人已經表達了自己的態度,算人頭的話那是旗鼓相當,涇渭分明,可就把他給將住了。
支持誰
給誰站臺
按照原本的情況,有高拱支持,他以祖制為由不得不反對,那么支持反對就是平分秋色。
可今日高拱明顯著了徐階的道,他該怎么表態
站徐階,最后這個置福建百姓生死于不顧的罪名怕就要落到他頭上。
站郭樸那邊,自己似乎又有兩面三刀之嫌
一時間,李春芳猶豫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