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廣德心中一驚,知道此事的按說也就是陳以勤和隆慶皇帝,推動此事的是陳以勤,怎么會扯到自己身上。
“猜的。”
歐陽一敬答道。
“怎么猜的”
魏廣德好奇問道,不過這話出口,其實已經此地無銀三百兩。
“裕袛之人,知道這些的除了你就沒旁人了。”
歐陽一敬答道,“何況,調走戚繼光,江南官軍鎮壓倭寇和山匪就全依靠俞大猷,那幫子官兒,原先對俞大猷可是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
你這一招調虎離山,以后他們要多仰仗俞大猷,自然再不好背后使袢子。
不過我還知道,俞大猷在下面是真不會做人,經常得罪上官不說,也不知道該孝敬孝敬,回頭你還是給他送個信好點,別把關系處的那么僵。”
歐陽一敬在兵科,知道的還真不少,俞大猷在南方和當地官員之間的關系都一清二楚,倒是魏廣德還不大清楚這些。
往往都是惹出禍事兒,俞大猷兜不住了才給他來信。
“主意是我提的,不過卻不是為了保俞大猷。”
魏廣德澹澹開口解釋了一句,這話他可不能承認。
最起碼,要是讓隆慶皇帝知道了,怕是會對他有意見。
你想保你的人,居然不給我說實話,還給我說戚繼光會練兵,別人不行。
“陛下是因為石洲之事氣惱,打算重整北方兵備,問我要將,我才舉薦的戚繼光”
魏廣德就把之前的事兒小聲和他說了遍。
“原來如此,兵部這邊也在考慮調譚綸到薊鎮總督薊遼,不過我提出反對。”
歐陽一敬小聲滴咕道,“據我所知,俞大猷在兩廣就這么一個稍微對他好點的人,要是真調到薊鎮來,俞大猷在兩廣的日子怕是難了”
當晚從歐陽一敬這里得到消息,魏廣德就有些發愁。
之前自己給譚綸寫信的時候,也曾請求他幫忙照看著俞大猷,要真是北調
早知道,就讓俞大猷跟著譚綸到薊鎮來了。
魏廣德這個時候后知后覺想到。
不過顯然,此事應該是楊博、霍翼在推動。
山西局面穩定后,兵部尚書郭乾就被免職,由霍翼擔任兵部尚書。
隆慶元年,兵部和戶部的掌部都兩易主官,由此可見在隆慶皇帝上臺第一年,朝堂爭斗之激烈。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