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你看看,這是你進貢院后宮里太監劉大用劉公公送來的飛魚服,正好試試合不合身。”
徐江蘭讓人奉上賜服,又忙前忙后幫魏廣德把衣服穿上。
“怎么樣”
賜服,這待遇魏廣德還是第一次,騷包的換上后在徐江蘭面前轉來轉去。
雖然他老爹曾得到一件麒麟服,褒獎當初剿倭的功勞,可到自己身上還是第一次。
大明朝皇帝的賜服沒有黃馬褂,級別最高的賜服是蟒服,僅次于皇帝所穿的龍袍。
蟒紋與龍紋極為相似,唯一的區別是龍為五爪而蟒為四爪,只授予司禮監宦官,內閣閣臣,兵部尚書,親王等。
蟒袍加身,代表著榮華富貴,還需要佩玉帶,并且分為坐蟒與行蟒兩種。
尊貴程度上,坐蟒要高于行蟒。
二等賜服是飛魚服,飛魚原型是山海經中的鰩魚,明朝后期演變為蟒形飛魚,形象上龍首二角,魚鰭無翼,保留了翻卷的魚尾特征。
飛魚服一般賞賜給二品以上功臣、大內太監督領侍以及錦衣衛。
不過不是所有錦衣衛都有資格穿飛魚服,只有錦衣衛指揮使,皇帝貼身校尉以及隨駕儀仗隊,這些權力極大的皇帝心腹才有資格穿。
三等賜服為斗牛服,斗牛不是普通的牛,而是傳說中的虬龍,斗牛如龍而觩角,蟒形魚尾,雙角彎曲如牛角狀。
能夠被授予斗牛服的有三品以上的官員、護守邊疆有功的將領以及蒙恩特賞之人,也有講官或名人世家被賞賜斗牛服的例子,但屬于破格并不多見。
斗牛原是天上星宿,故獲賜者認為得到了極大的榮耀。
而第四等,自然就是魏老爹得到過的麒麟服,與尋常形象不同,演變為龍首麋身,體表鱗片,尾繪成獅尾,足部為牛蹄狀的形象。
麒麟紋原本是公侯駙馬伯的公服補紋,但因麒麟是傳說中的仁義之獸,明朝皇帝就把麒麟服當作賜服賞賜給四五品的有功官員,錦衣衛當值侍衛雖然官職不高,但因其職位特殊,也獲準穿麒麟服。
其實這些賜服,遠看都差不多,斗牛和麒麟服根本就不是一頭動物的形象,而更像一條動物。
據說萬歷皇帝就曾經把麒麟服誤認為是飛魚服,差點把穿賜服的官員下獄懲辦,因為他記得自己沒有賜過飛魚服給他,有僭越之嫌。
還好把人叫過來才發現是自己看錯了,這才作罷。
魏廣德穿著飛魚服在家里好好顯擺了一陣,在魏母的呵斥下這才換下,穿上常服。
“這襲賜服是怎么回事”
魏廣德到現在很有些迷湖,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有了這恩賞。
魏母說不清楚,自然還是徐江蘭更懂一些,婉婉道來。
“上次陛下賞賜輔臣和舊講官不是升了老爺官職,據劉公公說的,萬歲爺在看了老爺的辭免后才想起這事兒,讓內廷補上的。”
“原來是這樣。”
魏廣德點點頭,之前的旨意里,只有對內閣閣臣的賜服,原來當時陛下忘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