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士譫很重視這事兒,于是分析道。
這事兒關鍵還在于當事人,若真的死了,這事兒幾乎就可以坐定,再想翻案難上加難。
明朝對于這類有狀告的案子,是不能隨便銷案的,記錄還要保存完整,不管結案還是疑案。
檔案被保存,那就意味著這事兒被坐實,說不好就載入史書里。
除非查清案子,才能還一個清白。
到第二天的時候,山西太原府靜樂縣的事兒就已經傳的沸沸揚揚,從官場到市井,民間議論紛紛。
不用說,他們昨晚擔心的事兒還是發生了。
老百姓不懂,但讀書人懂啊。
聽到山西發生這樣的奇事,許多人很快就想到以前看到過的這類志怪記載,自然史書中的故事被翻出,所有人都知道發生這樣的事兒肯定是災難的預兆。
隆慶皇帝此時在乾清宮召見完內閣閣臣咨政,這也是明朝皇帝設立內閣的主要原因。
除了內閣閣臣票擬外,皇帝在遇到猶豫不決或者不理解的票擬時,都會把閣臣叫來咨詢。
隆慶皇帝也不例外,雖然有些沉迷美色和珍玩,可和嘉靖皇帝一樣,每日急報是一定要處理的,一般的奏疏或看,或直接交給司禮監處理。
此時,陳以勤就把昨晚商議的事兒詳細說了遍,分析了此事可能是山西白蓮教搞鬼,立時把隆慶皇帝就驚住了。
宋纁那奏疏他看了,不過只當是奇聞怪談來看,并未深想。
不過經陳以勤提醒,他才反應過來,貌似事兒不小。
至于李春芳和張居正,身為讀書人,講究的是不以怪力亂神,所以當初只想到要調查清楚真相,并未考慮太多。
但是陳以勤說出魏廣德和殷士譫的擔憂,自然也是驚懼的。
此時若真坐實,說不好聽的,那是打他們幾個內閣閣臣的臉。
李春芳怎么想不知道,可張居正卻是以匡扶社稷,挽大廈于將傾為己任,想要名留青史的人,怎么可以讓這樣的事兒發生在自己身上。
流傳下去,這將是他們三位閣臣的政治污點。
“此事涉及要秘密派出錦衣衛追查,按照殷士譫和魏廣德的意思,朝中知道之人越少越好。”
在詳細說出魏廣德的分析后,陳以勤又說道。
此刻隆慶皇帝臉色凝重,雙手放在膝蓋上微微顫抖。
他是真的生氣了。
有人把他比作宋徽宗,這誰受得了。
“傳朱希孝來見朕。”
隆慶皇帝對身旁太監吩咐道,“告訴周圍的人,嘴巴給朕管好了。”
“是,皇爺。”
一個御前太監低頭躬身答道,隨后退出大殿傳旨去了。
不過很快,那太監就又回來,跪在殿中道啟奏陛下,朱指揮使已經在殿外候旨。
朱希孝進宮來了,隆慶皇帝心里一驚,知道一定是出了大事兒,馬上下旨讓他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