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程堯相是鷹犬,可他話里的意思卻很明顯,這事兒最好報給皇帝知道。
報給皇帝,那大家在這里討論奏疏中要不要把遼王謀反之事作為罪名奏報還有什么意義
就算不在奏疏里面說起此事,程堯相回京城后肯定也要報告給皇帝的。
在他們看來,作為一個疑點,奏疏里詳細記載就好,至于算不算謀反,讓隆慶皇帝來定吧。
于是,董文采和吳道直也支持在奏疏里提出遼王有謀反嫌疑,并將豎起大纛作為證據上報朝廷。
奏疏的決定權在洪朝選手里,他本來只是抱著實事求是的觀點辦理此案,有點看不慣施篤臣這種欲加之罪的做法。
可是現在,另外三個人明顯都不站他一邊,雖然他是在座所有人中品級最高的,還是京官。
剛剛有些松動的心防瞬間又穩住了,他覺得要是這么認輸的話,實在太丟臉。
“你們的意思本官也知道了,就在奏疏中把遼王府大纛一事也一并稟報上去,但是僅以此就認定遼王有謀反之意,本官還是不認同的,所以奏疏里不會提及此事。”
洪朝選雖然作出一點讓步,但依舊不會全部按照他們的意思來寫。
至于京里的各位大人會怎么看待此事,就和他無關了。
“洪大人,遼王豎起大纛就是不臣,不是意圖謀反是什么本官實不知道你為何如此偏袒遼王,此事本官之后也會上奏朝廷,述說荊州之事。”
施篤臣似乎因為董文采和吳道直的話受到鼓勵,對于洪朝選作出的讓步絲毫不領情的說道。
“還是那話,本官問心無愧,你有不滿,大可上奏,朝堂諸公自然會明辨是非。”
洪朝選被施篤臣的步步緊逼整的惱怒起來,只是淡淡說道。
之后,洪朝選修改了奏疏,加入大纛一事,董文采和吳道直都是含笑撫須表示滿意,程堯相臉上古井無波,看不出一點波動,只有施篤臣依舊很是不滿。
當日,官員們離開正堂各自回院休息,洪朝選還在書房為奏疏潤色抄錄時,施篤臣就派人出了欽差行轅。
第二日,一前一后兩匹快馬就離開江陵府向京城而去。
“善貸,戶部所奏莊田一事,陛下已經批了,旨意就由你草擬,送司禮監和六科發下去吧。”
李春芳值房里,魏廣德從李春芳手中接過宮里返還的奏疏。
“好,稍后草擬旨意后,還請李閣老指正。”
魏廣德手里拿著奏疏,對李春芳恭敬說道。
“哦,還有這份,是你之前保舉戚繼光為總督薊昌保定練兵都督的奏疏,陛下也批了。”
李春芳拿起下面的一封奏疏又說道,說話間也是伸手遞了過去。
魏廣德急忙接過來,看了眼。
“善貸,陛下把大閱之禮交給你籌辦,你保舉戚繼光負責京畿周邊練兵事宜,真的是京營不堪大用嗎”
李春芳忽然開口問道。
“李首輔,善貸知你之意,實話告訴你,若不是譚侍郎和戚繼光跑到我那里訴苦,我都不信京營已經糜爛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