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皇帝一時犯難。
要是高拱在朝,他肯定會選擇召見高拱。
而現在,內閣里他放了三個人,那到底是召見穩重的陳以勤還是能出主意的魏廣德
不過隆慶皇帝犯愁也只是片刻,他就確定了人選。
“巳時中,傳李春芳、陳以勤覲見。”
“遵旨。”
旁邊太監馬上領命道。
“好了,還是老規矩,彈劾遼王的放一邊,今日朝中挑緊要的報上來。”
隆慶皇帝對下面的孟沖說道。
“皇爺,這有份兵部奏疏,欲遣侍郎譚綸巡視薊鎮,現在譚侍郎和戚將軍肩負著大閱的差事,戚將軍出京操練周邊人馬,這譚侍郎要是也離開,怕是會耽誤大閱之事。”
孟沖拿起一份奏疏送到隆慶皇帝面前,簡單把奏疏內容提了一嘴。、
“內閣怎么說。”
大閱禮已經滿朝皆知,所以隆慶皇帝邊伸手接過奏疏,嘴里邊問道。
“內閣魏閣老批的可行,不過老奴還是擔心吶。
國朝多少年沒有行大閱之禮,禮部已經命各館知會番邦來朝,若是出了岔子”
孟沖關心道。
聽到魏廣德批了,隆慶皇帝隨手打開奏疏看了遍,才開口說道“離大閱還早,記得當初調譚綸來京,就是為接替趙炳然總督之職,現在讓他去看看,倒也可行。”
閉上奏疏,又遞給孟沖道“批紅吧。
批紅后奏疏送到朕這里來,明日朕親自給他。”
內閣閣臣就是這點好處,皇帝對內閣批復的奏疏,有疑慮會第一時間讓票擬的閣臣覲見,對于已經不怎么喜歡上朝的皇帝來說,大臣們能夠見到的機會太少了。
見不到皇帝,單靠奏疏想要得到皇帝的關注,太難。
而閣臣就好多了,要是真想見皇帝,只需要票擬的時候稍微做點手腳,就會有機會。
當然,票擬出了岔子,皇帝召見也會變成叱責,這也是個技術活兒。
宮里的對話,魏廣德自然不知道。
臨近散衙的時候,禮部尚書高儀來到內閣,把欽天監進的明年大統歷送來、
在李春芳值房里,魏廣德隨手翻了翻就笑道“明日送進宮里吧,這東西,我們這里誰能明白這陰陽之術。”
“呵呵”
內閣諸人和高儀都是大笑。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