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的身體每況愈下,朝廷加快皇陵工程,還要給他身后事準備銀子。
有些話不敢說,但下面的人必須得去做。
但是現在的情況和當初不同,馬森還在為戶部省銀子,可沒法解釋要做什么。
馬森的奏疏,魏廣德沒有票擬,而是打算等會兒交給李春芳,由他來定奪該如何。
陳情這東西,就是告訴皇帝知道一些事兒,內閣也不用票擬。
可戶部現在的情況,魏廣德覺得有必要讓其他閣臣也知道。
至少,馬森任上并無不當之處,真到皇帝對他不滿要治罪的時候,閣臣還得出面多說些好話,把人保下來。
他還不知道此時李春芳和陳以勤正從乾清宮出來,而他們先前已經把當下朝堂的情況和隆慶皇帝說了,也分析了不同處罰可能的影響。
隆慶皇帝的優柔寡斷在此刻顯示的淋漓盡致。
他既想抓住這個機會,一勞永逸解決一個藩王,可有瞻前顧后,擔心自己聲譽有損,雖然李春芳和陳以勤已經分析了影響,可他現在依舊舉棋不定。
“來人,去內閣傳魏廣德覲見。”
遇事不決找人咨詢,多聽多看多想再做決定。
魏廣德前腳剛知道李首輔被傳進宮里,他還在等人回來,就把戶部陳情送過去讓他看看,后腳宮里太監就到了。
“陛下要見我首輔大人和次輔大人不是在哪里”
聽到小內侍傳達的口諭,魏廣德愣了愣,這才急急忙忙跟著出了內閣,前往乾清宮。
雖然李春芳和陳以勤先走,可他們腿腳比不過小內侍,所以半途就被人追上。
現在即將回到內閣的時候,兩個人還在商量回去就給張居正、殷士譫等人通個氣,就看見魏廣德跟著一個小內侍出了文淵閣。
三人碰面相互見禮,只是說個大概,陳以勤就知道,隆慶皇帝是找魏廣德給他下決心了。
先前在殿里,兩個人已經感覺到皇帝有心除國,不考慮重新選人繼承遼藩。
這是好事兒,兩人自然極力促成此事,可隆慶皇帝卻并沒有當機立斷發出旨意。
有小內侍在場,他們自然不好把剛才宮里的談話告訴魏廣德,陳以勤只是動動嘴唇,說出“除國”兩個字,至于魏廣德看不看得懂,能不能領悟,那就只能看天意了。
魏廣德當然看到陳以勤的嘴巴張合,似乎在說什么,可是卻沒聽見聲音。
看著旁邊的小內侍,還有他們剛從宮里出來,魏廣德知道這是陳以勤在向他傳達某個意思。
跟在小內侍身后急急趕往乾清宮,嘴巴也學著陳以勤的嘴型動了動,猜測他的意思。
試了幾次,還真給他連蒙帶猜摸到了門道,畢竟現在朝中最大的焦點就是遼王事。
“除國陛下真有這個心思”
陳以勤他們從宮里出來,看到他就說“除國”兩個字,自然是提醒他。
之前在內閣兩次關于遼王府的閣議可都沒人提到“除國”,能提出來的也只有隆慶皇帝了。
魏廣德有了這個先入為主的觀念,所以在見到隆慶皇帝時,心情已是大定。
魏廣德進殿行禮后,隆慶皇帝如同先前般,指著那堆奏疏說起遼王之事,最后才問道“善貸,你和朕相識多年,朕也一直很信任你,你給朕說說,你覺得該如何處置遼王最合適。”
隆慶皇帝開門見山把問題問出來,倒是讓魏廣德小小的驚訝了一把。
“陛下,你是問臣覺得遼王該當何罪”
魏廣德小心翼翼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