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魏廣德這么東拉西扯,隆慶皇帝不僅堅定除掉遼藩的心思,心里對馬森的不滿多多少少也有所緩解。
不過在魏廣德請辭的時候,隆慶皇帝忽然又叫住他。
“宗室之事,你還得多上心,想到法子就寫個條陳直接交給朕看,不用假手司禮監。”
“臣遵旨。”
魏廣德急忙躬身道。
“朕知道你們在內閣也很忙,不過此事重大,記得當初在裕袛時我們也討論過此事。
現在雖然還可以拖,可最后總得想出辦法來。
聽說各地都因祿米太多供應不起,開始經常性拖欠那些疏遠的宗室成員祿米,讓宗室成員的生活都保證不了。
地方上都拖欠祿米,自然也不再管這些人的婚喪事,更甚者諸如年逾三十者不婚,暴露十年不葬者比比皆是。
可有”
魏廣德眨眨眼,這些東西朝廷的文書里是有提及,可文官卻不會把這些事兒上報皇帝,他怎么知道的
不過很快,魏廣德就想到錦衣衛。
也只有他們才會報告這種事兒,隆慶皇帝也是沉得住氣,或者也根本不在乎這些窮親戚吧。
現在的大明朝,只有那些近支的藩王及其子弟,還可以保證按時供應祿米,但更多宗室成員則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可以說宗室的貧富分化已經很嚴重。
而這些人由因為身份的原因,被朱元璋定下的祖訓困著不能從事四民之業,也不能參加科舉走上仕途謀生。
“不用猜想,朕看了近十年各地藩王府送來的文書,還有父皇對宗室中一些不法子弟的處罰,自己猜的。”
“嗯”
聽到隆慶皇帝這么說,魏廣德心中更是狐疑,不知道皇帝到底看到了什么,又想到的什么。
“他們一些人為了吃飯,竟然想出主動進高墻的主意。
周王府宗室鎮國中尉朱勤熨,因為上言談論時政,被父皇奪爵發配鳳陽,其子為了活命,竟也有樣學樣,上疏“中興四策”,只為也跟著他爹進高墻。”
隆慶皇帝心情有些低落的說道,“朕身邊的人,就你辦法多,這事兒就交給你,給朕想出法子來解決此事。
只要不麻煩,朕就一律照做,就算不合時宜,朕也不會怪你。”
魏廣德聞言心下了然,原來是藩王府送京城的消息,難怪皇帝知道這些。
點點頭,躬身答道“臣明白了,一定盡力想法子解決此事。”
等魏廣德退出皇宮后,回內閣的路上還在想宗室之事。
這事兒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主要就是朱元璋定下的皇明祖訓在那里礙手礙腳,不然解決辦法多了去了,早就處理妥當了。
自己想法子,真能解決此事的,那必然會和皇明祖訓相悖,也是麻煩的很。
而在乾清宮里,隆慶皇帝在魏廣德告辭后,又喚來派去叫人的小內侍,詳細詢問了從他和魏廣德出內閣后見到李春芳、陳以勤的全過程,知道期間二人并未有人說起今日覲見之事,只是寒暄幾句。
把小內侍叫出去后,隆慶皇帝繼續坐在御座上出神,即便孟沖說去后面找樂子,也沒有讓皇帝離開宮殿。
毫無疑問,在李春芳、陳以勤和魏廣德這里得到支持,隆慶皇帝除藩的決心也下了。
無故除藩不行,有罪了當然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