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軍的演練,魏廣德站在一旁看了半天,也算是看明白他們的戰法。
怎么說呢,確實比明軍現在的戰陣先進,但是并不普世。
因為像大明這樣的國家面對的戰爭,像剿倭這樣的戰事,甚至連大戰都算不上。
若是大明前、中期的軍隊,剿倭或許會費力點,但依舊可以輕易取勝,因為中國很早以前軍陣就已經出現,是混合兵種的軍陣,講究相互協助。
而戚家軍這種打法,在他看來,其實更適合訓練小股精銳部隊,比如偵察兵等,類似后世的特種部隊。
不過對于剿倭這樣的小場面,戚家軍的戰法確實很有針對性。
這說明什么,這說明這套戰法就是戚繼光根據戰場情況想出來的,很有針對性。
聰明的將領,打仗就是靠腦子,會針對不同的敵人采取不同的戰術配置。
戚繼光能夠在戰場上審時度勢,創新出一種新穎的戰法,倒是一個值得拉攏的將領。
不過想到拉攏,魏廣德心中就是一嘆。
他想起了后世對戚繼光的記載,這人后來投身到了張居正門下做起“走狗”。
倒不是說他沒法拉攏戚繼光,實際上就現在,他和戚繼光的接觸就遠遠超過張居正和他的接觸。
而且,魏廣德還有戚繼光的老領導譚綸這個老鄉,還有殷士譫這個戚繼光的老鄉,天然的比張居正更有優勢。
可是他也清楚,可以保持良好的關系,但卻不能再想對待馬芳、俞大猷那樣對戚繼光了,犯忌諱。
過去他職低位卑,和一些將領走得近倒也沒什么,可現在他已經是大明朝內閣閣臣,繼續和這些領兵將領走得近,難免不會讓隆慶皇帝多想。
現在的皇帝,讓魏廣德已經有一些陌生了,有的時候根本就想不明白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或許是因為距離的原因,當初在裕袛,他幾乎每天都能和裕王見面。
而現在呢,未入閣前就不說了,就算入閣后,他也只是三、四天才能見到皇帝一面。
接觸少了,對皇帝的了解也就少了。
而且,魏廣德隱隱感覺對,似乎隆慶皇帝對他們這幫潛袛之臣有了一絲防備的心理。
李春芳在內閣里顯得無欲無求,隆慶皇帝應該是最放心的閣臣。
而自己和陳以勤、殷士譫有形成小圈子的苗頭,這在皇帝登基初期還是他促成的。
不過對比往昔,現在的情況和那時候有了明顯的變化,那就是高拱走了。
那時候裕袛舊人分成兩派,最強勢的自然是高拱,而他們三個聯合起來都沒法和他扳手腕。
魏廣德隱隱感覺,最近倆月對閣議的政務,隆慶皇帝似乎有偏袒張居正的意思,有意無意的對他們進行打壓。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帝王心術”,講究平衡之道。
內閣現在他們強勢,隆慶皇帝就選擇站隊張居正,平衡各方實力。
念及此,魏廣德回頭對朱希忠問道“戚繼光現在在哪里有打探出來嗎”
“在神樞營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