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刻,丹陽城內一處豪宅里,賓客高坐,把酒言歡,看似好不熱鬧。
此間主人邵方,江湖人稱之為“邵大俠”,據說好行俠仗義之事,故美名遠播。
大俠一詞,泛指通過自身力量幫助他人的對社會和他人做出貢獻的,且具備超出一般人的能力、勇氣、道德仁義,有大作為的人。
多受儒家影響,忠義等思想為其精神原動力,即所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在后世人的意識里,大俠都是身懷絕技、有勇有謀、大公無私的武林高手。
他們常常游走于江湖之中,行俠仗義、懲兇除惡,做出一些讓百姓稱頌敬仰,而一般人不敢做或做不到的義舉。
但在真實的古代,官府對百姓流動管理非常嚴格,外出需要憑借路引,否則就是流民,官府是可以羈押的。
無論是古代社會還是現代社會,一個國家想要正常的運轉,就需要秩序,而江湖中的俠客們正是打破秩序的那些人。
比如大家可以看到中俠客們可以憑借自己的高超武功,四處比武甚至是殺人,且不說他們殺的是不是惡人,即便殺的是惡人,也是違反法律以及社會秩序的行為。
如果人人效仿,那天下還不亂套了。
因此封建統治者們是不會允許俠客們存在的,因為他們不允許無視法律與秩序的人擾亂社會的穩定。
所以,如果真有四處閑逛打抱不平的俠客,他們其實都是和官府做對,經常違反官府法律,是流竄的通緝犯才對。
不過這個邵大俠則不同,他其實更應該稱為地方豪強,只在本地維護鄉鄰周全,所以大家都給他“大俠”這個稱呼,其實和英雄是一個意思。
有了俠名,他自然也和地方官府,周圍官宦之家有了聯系,誰不想得到一方豪強的庇護。
而在今日,卲方家里就邀請了許多周圍失勢的政客聚集在一起,大家做一塊一邊喝酒一邊商量重新復出。
權利的吸引力太大,即便這些人被罷官,可誰又不想有復起的一天
至于邵大俠為什么熱衷于此,自然是因為行俠仗義也要有依仗。
行俠仗義、懲兇除惡,說白了也就是自身武力強大才行,可俠以武犯禁,又是官府打壓的目標。
所以,卲方不僅結交地方上的三教九流,對官府和官府中出來的人也都盡心攀上關系。
對于失勢官員,或許大部分人會覺得沒有什么利用價值,可卲方卻不這么看,他已經知道官員還有起復的可能,只要人不死,一切皆有可能。
說起官員復職,也是很偶然,卲方聽聞隔壁府有個被免職的官員,不知什么原因又重新做了官,不僅復職,官職還提了一級,那場面氣派,不僅地方知府、知縣道賀,甚至連省城的布政使司都有人前來。
也是因此,他今日才專門邀請了丹陽及周邊失勢官員來家里赴宴,商議如何才能幫助他們恢復官職。
這些丹陽廢棄諸公,商議了半天也沒什么好的辦法,畢竟在位時忙著撈銀子去了,官場打點不夠,并沒有太多的路子可走。
不管需要上層有人關照,確實大家商討后留下的共識。
至于上層是什么人,當然首選還是北京的京官,特別是大明朝的內閣和吏部,是他們官職起復的關鍵。
只要這兩處有人幫忙說話,他們要復官簡直易如反掌。
只可惜,他們對內閣和吏部大佬,名兒是如雷貫耳,可沒一個人有門路,否則現在他們也不會回到老家坐在這里商量,還不知在那里做官逍遙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