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閣老,這炮”
戚繼光起身就指著身旁的大炮,有些結巴的說道“這炮能打多遠,威威力怎么樣”
看著戚繼光這會兒還滿臉通紅,看樣子是激動的不行,魏廣德才笑道“別激動,真炮還沒出來,還在研究鑄造之法。
所以也沒有試炮,就是個樣子貨。”
“那這炮可以拉到校場那邊測試,那邊寬敞。”
戚繼光聽到這個炮都沒有試過,當即就說道。
“你過來。”
聽到戚繼光想把這炮拉到校場進行試炮,差點笑出聲來。
雖然這年頭也不是沒有木頭炮,那東西都是小炮,裝藥量小,威力也很一般,射程就別想了,而且打不了多少次就要作廢,再用肯定炸膛。
至于用竹木這些材料制造火器,其實也并不是沒有出現過,最早的火器突火槍,其實就是用巨竹制成,其基本形狀為前段是一根粗竹管;中段膨脹的部分是火藥室,外壁上有一點火小孔;后段是手持的木棍。
據宋史兵志載開慶元年“又造突火槍,以巨竹為筒,內安子窠,如燒放焰絕,然后子窠發出如炮聲,遠聞百五十余步。
不過火器發展到現在,竹木這些材料制作的火器威力上已經不能滿足需要,銅鐵成為火器材料的首選。
不過或許也正是這樣的發展歷史,大明的工匠在從自家尚書手里接到制大炮的任務后,首先也是找木匠做了個樣炮,或者說模型。
魏廣德帶著戚繼光走到炮口處,指著炮口道“你伸手進去摸摸。”
戚繼光狐疑中,還是按照魏廣德的話伸手進了炮口,木質觸感瞬間就傳進大腦,嘴巴也微微張開。
“這炮其實只是木頭制造的樣炮,外面包了一層銅皮。
你知道鑄炮之法吧,只是為了趕上這次大閱,所以臨時糊弄出來的。
雖然是樣子貨,不過兵部軍器局確實在試制這樣的大炮。”
魏廣德樂呵呵看著戚繼光,繼續說道“這炮,我給他們的要求很簡單,那就是要打最少兩里地,越遠越好。
我大明新制造的火器,射程一定要越來越遠才行。
雖然這炮射速不如佛郎機,沒關系,讓工部的人先把這炮做出來,滿足了需要,再讓他們想辦法提高射速。
不過那邊的工匠倒是和我說過,如果做成佛朗機炮的樣子,射程就會大減。
我就是考慮到火力分層,所以才讓他們這么做的。”
“魏閣老,這炮是你提議造的”
戚繼光明白這炮的來歷,原來就是為了參加大閱,在皇帝面前展露下大明軍工的實力心中才了然。
他還在奇怪怎么會把木頭炮送到這里來,這玩意又不能用。
現在明白了。
同時,他也對魏廣德口中火力分層極為贊同。
雖然這個詞有點新鮮,可他還是能輕松理解。
畢竟這個理念在秦漢時期其實就已經在中國的戰爭歷史中出現,宋朝是更是達到很高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