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也因為管轄范圍和駐地的變化,所以史料上對此官職記載也是五花八門,除了應天巡撫外,還有蘇州巡撫、蘇松巡撫、南畿巡撫、江南巡撫和吳撫。
稱吳撫,是因以蘇、松為中心的這一地區為古代的吳國和吳郡之地,時人也習稱蘇州府為“吳郡”而得名。
但不管怎么說,應天巡撫雖名為巡撫,可因有“提督軍務”四個字,其實質已經和總督齊平,可看做封疆大吏。
“吏部報上來的是海瑞,通政司左通政,大家議一議,可否”
李春芳等人來齊后,把吏部文書交給陳以勤,然后傳遞下去,等眾人都看完后,他才開口說道。
陳以勤、殷士譫和魏廣德自然都表示沒有異議,這事兒本來就是他們在暗中操縱,到這個時候要是出言反對才是腦袋進水。
搞這么多,還要通過吏部文書來舉薦,目的還不就是為了不引起張居正的注意嗎
所以,在他們表達了意見后,三人都齊齊看向張居正那里。
而張居正也在思考此事。
說起來,應天巡撫官職雖然重要,算是京官,可是畢竟是外放出去的,對朝局影響有限。
張居正很想從自己派系中找人出任,可說道疏浚河道、興修水利,貌似也缺乏這樣的行家。
他倒是沒往松江府去想,沒發現此事其實劍指徐階,因為魏廣德等人做的太隱蔽,根本就不容易發覺。
而且,就現在海瑞和徐階的關系,張居正也沒有意識到海瑞過去會對他老師徐階不利。
畢竟當初保海瑞性命時,作為內閣首輔的徐階可是沖鋒在前。
事實上,就在當下,除了因為有魏廣德這個異類,多多少少有點印象,記得海瑞到了江南后就把矛頭指向徐階,任何京官,特別是那些官場老油條們,是決計想不到會發生這樣“恩將仇報”的事兒來的。
雖然魏廣德提示了海瑞這個人有鐵面無私的一面,可其實陳以勤也只是把這次動作當做一步閑棋,而并沒有給予多大的希望。
張居正看不到才是正常的,要是真意識到了才叫不正常。
陳以勤、殷士譫和魏廣德都不反對,張居正也只是想了想,覺得確實沒有人可以舉薦,于是也很干脆的點頭。
“海瑞去江南任應天巡撫,那都察院給他什么職位合適”
張居正考慮的是派出去的身份問題。
海瑞現在是正四品官位,對應的是都察院僉都御史銜,不過應天巡撫只有四品,這個看上去就有些寒酸了。
大明巡撫中,第一巡撫肯定是順天府,以往都是高配,往往加銜會達到二品,和尚書一個等級。
不過就大明的制度,應該巡撫屬于臨時官職,任務完成就要回京,所以并沒有明確的品級。
巡撫是幾品,那得看他掛什么銜。
比如掛僉都御史銜,那就是四品巡撫,掛副都御使或者侍郎銜,自然就是三品巡撫,掛尚書銜的則為二品。
只不過明朝之后的清朝才給巡撫定了從二品的品級,所以對后世人來說覺得明朝的巡撫有時候品級很混亂,一會兒是個四品巡撫,一會兒又冒出個三品巡撫甚至更大的,無所適從。
“左通政是四品,自然就是僉都御史為好。”
殷士譫聽到張居正的話,則直接說出自己的看法。
說實話,他并不喜歡推薦的這個人,畢竟海瑞是舉人出身,但是現在他的官職卻已經達到許多進士畢生都無法達到的高度。
也不知道張居正為什么會問出這個問題,或許這也是他一生謹慎小心使然,只是做個試探,看看一向被人稱為剛直不阿的海青天是否也投靠了他人。
聽到殷士譫沒有給海瑞升品級的打算,張居正就點點頭,表示自己也同意他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