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其不自揣量,來撓我邊,則彼為不祥。
彼即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犯,亦不祥也。
吾恐后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
這段話是洪武晚年,老朱皇帝生怕子孫后代狂妄、輕浮、率意用兵,從而招惹禍害,特地將自己的謹慎對外用兵之國策寫入了皇明祖訓之中,由此成為祖制。
而朱元璋開列了十五個亞洲鄰國為大明的“不征之國”,就包括朝鮮國今朝鮮和韓國、日本國今日本、大琉球國今日本沖繩、小琉球國、安南國今越南北部、真臘國今柬埔寨、暹羅國今泰國、占城國今越南南部,后被安南滅國、蘇門答剌今蘇門答臘島八昔、西洋國今科羅曼德爾海岸、爪洼國今爪哇島、湓亨國今馬來半島、白花國今蘇門答臘島西北部、三弗齊國今蘇門答臘島巨港、渤泥國文萊。
小琉球是皇明祖訓里明確提示的不征之國,即便有誤,在清流官員們眼中也是不能冒犯的,這也是明朝一直都沒有把太晚納入版圖的真正原因。
至于鄭成功收復臺灣,其實是被清廷逼急了,清兵南下,明軍殘部不可擋,急于尋找海外落腳點,所以選擇了這里,為此還和先一步殖民在此的荷蘭人開戰。
“簡單,把反對的官員派去福建,讓他們隨大明水師出訪小琉球,面見小琉球君主就好了,反正那么就有封舟,也不失朝廷體面。”
魏廣德淡淡開口道,“我相信走一圈下來,他們就該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既然是太祖受人蒙騙,難道后代子孫連改正的勇氣都沒有嗎
相信太祖皇帝在天有靈,也會支持這么做的。
何況,占據小琉球是開疆拓土的大事,能彰顯我皇朝盛世,想來陛下也是愿意看到的。”
魏廣德的話讓幾個人都沉默了,都在思考其中利弊。
反對聲音肯定不會小,畢竟涉及改動祖制,而祖制是文官集團鉗制皇權的利器。
不過涉及到開疆拓土這樣的功績,幾個人也一時難以割舍。
雖然他們幾個人不能代表文官集團全部,可是話語權還是很重的,哪個人身后不是有一幫擁泵。
看到他們陷入思考,魏廣德又繼續說道“至于在小琉球建港,可以從攻占的海盜窩點覓良港,有此基礎,慢慢建設起來。
等朝廷財政寬裕了,或是水師經費充足再加速建設即可,可不是像京師外城那樣,一年就要完工,先把地方占下來再說。”
聽到魏廣德的話,陳以勤和張居正都是面色微動,他們知道意思,其實就是派兵駐守在海盜巢穴,立起大明的旗幟就行,而不是說真要在小琉球建城建港。
如果是這樣,就基本上沒什么財政負擔了,畢竟有現成的。
而把反對的人丟去小琉球找他們的國王,張居正只覺得莞爾,根本就沒有的東西,估計到時候這些人還要哭著求著要回朝。
“諸公,其實善貸最擔心的還是,若我大明不取此地,而是被海盜倭寇殘部聚集在那里,再有張璉之輩稱王稱霸,那時候朝廷才是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是否承認這些盜匪還要不要冊封
與其把該地留給他們,還不如直接劃入我大明管轄。”
魏廣德繼續說出自己的憂慮。
之前小琉球沒有國王什么的,可保不齊海盜里有精明人,占據那里稱王,再派人來大明請求冊封,那就搞笑了。
你是承認還是不承認
正好借助俞大猷掃除海盜的機會,在小琉球駐軍,實現對那里的統治,也就不擔心有人搞事兒了。
“善貸,茲事體大,把今日的話回去寫個章程出來,我們再議議。”
陳以勤心動了,于是提議道,說話的時候眼睛看向李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