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他上疏后,從大牢里被放出來的時候,戶部沒有空缺,于是安排海瑞到了兵部,依舊是做一個主事,這屬于“官復原職”。
隆慶元年,在嘉靖皇帝葬儀完成后,由徐階主導的論功行賞開始了,海瑞并沒有得到徐階的任何特殊對待。
海瑞因為上疏之功也得到升遷,轉尚寶司司丞,負責保管掌寶璽、符牌、印章。
也就是說,海瑞上疏后論功行賞的結果是從戶部實權主事變為一個庫管,負責保管印璽符章。
而之后升遷的通政司,其實就是大明朝廷里一個養老的衙門。
可見,徐階提拔海瑞不過是一些人一廂情愿的想法。
體制內的人,只要工作不出錯,按理都是應該往上升才對,所以也不存在徐階提拔海瑞一說。
當然,當年海瑞身陷囹圄的時候,徐階出言保過他也是事實,算是有恩,但這其實也是首輔的職責。
不保海瑞,才是首輔失職。
“見過陳公公,見過魏大人。”
宮道上,兩道身影一前一后向前方走去,路上遇到的內侍紛紛靠邊行禮。
待路兩邊沒有其他人后,身后的魏廣德才緊走兩步拉近和陳矩之間的距離,低聲問道“今日陛下召見就是為了兵餉之事嗎”
前面帶路的陳矩放緩腳步,也是壓低聲音答道“應該是,陛下已經看到戶部的奏疏,知道朝廷財政支用不足的問題,今日或許也會問及此事。
魏老弟,你對戶部這些年的情況是否清楚”
“略知一二。”
魏廣德只是微一皺眉隨即就舒展開,他雖然不是戶部尚書,可戶部這些年的開銷,每年都會大致羅列出來交到內閣,而其中涉及軍餉又是大頭,所以還是大概記得。
內閣閣臣,最忌諱的就是在皇帝有問題詢問的時候,你一問三不知。
之前已經說過,內閣處理政務,大多都是參照舊例執行,只有遇到沒有舊例之事,才需要動腦筋想辦法,拿出穩妥的應對之策,但這一樣的事兒畢竟不多。
但是內閣本質就是皇帝的秘書處,為皇帝決策咨詢,所以皇帝知道的你不一定知道,但皇帝想知道的你一定要答得出來,否則你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義。
魏廣德的記憶力不錯,僅僅片刻功夫,戶部以往奏報的數據已經浮現在他腦海里。
只要不是突然問出沒有準備的東西,僅僅是問戶部銀錢支用的話,魏廣德自信還是可以應付下來。
至于為什么會扯到戶部,這就得從內閣票擬可行的那份,京營戎政請奏勾滿兵額一事說起。
京營請求補滿兵員,兵部認為并無不妥,內閣也不覺得有錯,于是都認可了。
奏疏到了皇帝手里,意見當然和大家的一樣,也是覺得京營應該按制滿編才是,于是大筆一揮,此事就算定下來了。
旨意發出,兵部和戶部商議增撥兵餉一事,戶部于是立馬就不干了。
實際上很長一段時間里,戶部劃撥出去的銀子,大多進了兵部,兵部已經成為大明朝堂一個不折不扣的吞金巨獸。
京營勾滿沒錯,不滿兵員自然有發餉,這也沒錯,可錯在戶部拿不出銀子,而且戶部部議也認為不能就這么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