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體乾被奪官,雖然朝野議論洶洶,但是在陳以勤、光懋、凌琯等人遭到申敕后,也就沒有后續了。
沒看到皇帝連陳以勤的情面都不給,繼續上奏此事只會徒惹皇帝不喜。
所謂仕途要想升遷,首先你得讓你的領導滿意,領導對你印象不好,就算你能力出眾也沒用。
后世段子“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橫批“不服不行”其實就是把官場升降寫的入木三分,非常的形象。
在朝為官的,哪個不想進步
混吃等死的早就謀求南調南京,用京城的官職換取去南京的品級升遷。
權利小了,但品級上來了,外水少了,可退休后的福利也多了。
而對戶部尚書職位的競爭,也和魏廣德預料的不同,不管是他這邊還是殷士譫,亦或者張居正,都沒有想要推薦的人選。
因為內閣之前的爭議,消息已經擴散到外朝,所以高拱為了避嫌,這次也不打算推薦。
畢竟就現在的財政,戶部尚書可不是那么好當的。
到處都缺錢,坐上這個位置,就意味著所有的矛盾都會匯聚到這點上,根本沒法擺脫。
而李春芳,依舊是原來的樣子,一副與世無爭的架勢。
李春芳已經很久沒有參與到朝廷官職的瓜分了,這次也不例外。
皇帝還在等內閣舉薦人,而內閣諸人卻都不想舉薦,結果就這樣耗起來。
不過戶部不可能一直沒有尚書,接下來就只好是戶部左侍郎張守直臨時充任戶部堂官,暫時接掌了戶部大印。
畢竟戶部掌握天下錢糧,每日需要處理的文書也是不少,不可能什么都不做。
如果因為沒有尚書人選,戶部就停擺,那整個朝廷怕是都癱瘓了。
做什么不要銀子
紫禁城,乾清宮。
“戶部尚書職位一直空懸,你們內閣討論這么久,難道還沒有個名單報上來嗎”
隆慶皇帝坐在御座上,看著下方幾位閣臣,語氣很不好的說道。
內閣幾次討論的結果,其實他也通過內侍聽說了一些,可這也是他沒有想到的,居然對二品尚書高位,滿朝文武會沒有人躍躍欲試,而是都選擇了后退。
特別是內閣幾位閣臣,連個最起碼推薦的人都沒有。
原本,還想用戶部尚書位置進行平衡的他也有些坐蠟,不知該如何是好。
首輔李春芳側頭看了眼身后的人,貌似都沒人愿意出列說話,他也不可能一直保持沉默,只好站出來說道“啟稟陛下,戶部乃掌管天下錢糧資財,需要的是善理財之人。
而當今朝野有此能力者乏善可陳,臣等這些日子也為此煞費苦心,只是一直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人才。
辜負陛下托付了,是臣等的過失。”
以前,這個位置是嚴嵩出來緩和,之后是徐階,現在輪到他李春芳,他也只能學著用前輩們的辦法,先自承失職,以退為進。
魏廣德在后面聽到李春芳這么說,只是低頭翻個白眼,一套太極拳打下來,結果什么也沒有,說了等于沒說。
其實,內閣議論也不是沒有人,而是被提出來,大家都反對。
提出人選的是高拱,他舉薦的是剛回朝的都察院左都御史葛守禮,因為他在隆慶元年時曾短暫擔任過戶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