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
聽到張四維有些為難的說出一個名字,高拱心里也是一緊。
倒不是海瑞有多不得了,在高拱看來,海瑞不過就是一個沽名釣譽之輩,否則當初掌握徐階家族投獻田地的證據后,就應該快刀斬亂麻,直接抄家拿人。
徐家凡是涉及此案的族人,都應該被判流放才是。
可是海瑞沒有這么做,而是想和徐階討價還價,讓他自己把投獻的田地退回。
可是,看不起歸看不起,高拱卻不會不考慮海瑞在清流那邊的影響力。
翰林院、都察院和民間,海瑞因為治安疏的廣泛傳播,加上那帶著棺材在家里等待嘉靖皇帝處決的傳奇故事,讓他得到許許多多讀書人的推崇。
若是這個時候傳出因為他裁革冗員導致海瑞失去官職,高拱不知道外界會怎么樣評價他。
“那就把他遷到南京都察院不,戶部,我記得當初他在戶部就是云南司主事,是吧”
高拱明白輕重,也不想在裁革冗員過程中鬧出亂子,畢竟這是很得罪人的事兒。
要是有人不服官職被奪,利用海瑞事鬧起來,也是很麻煩的。
張四維只是略做思考就答道“海瑞初為戶部云南司主事,這沒錯,之后就是都察院、大理寺等衙門”
張四維說這個,其實也是想讓高拱對海瑞的仕途經歷了解更清楚一些,這樣也方便他安排海瑞的官職。
不過高拱不想聽這些,他都是以我為主的性格,既然已經定下讓海瑞去戶部,那就不會變。
“就是南京戶部吧,到時候在那邊掛個閑職就好了,讓他把手上的事兒移交南京都察院,以后每年對南京糧儲的巡視是南京都察院安排御史進行,就不用他了。”
最初,高拱卻是想發揮海瑞的長處,讓他進都察院。
既然你是清官,那就幫我看著南京那幫貪官污吏好了。
可是,高拱忽然想到另一件事兒,頭兩日有人在他耳邊說了,海瑞似乎是查到他門生頭上了。
若是在兩三年前,高拱不僅不會考慮為自己的門生開脫,還會把消息傳遞到都察院,讓他們嚴查。
可是現在不會了,他需要門生故舊為他造勢。
孤臣,是沒有好下場的,和光同塵或許才是為官之道。
海瑞這把刀,該怎么使用,還必須好好想想,用不好傷不到人不說,還會傷到自己就不好了。
“好,海瑞并入南京戶部,聽說他統計計算出眾,也算因人制宜。”
張四維這次沒有多說話,只是附和著高拱的話,在冊子上記錄幾筆。
這一晚,吏部大堂通宵燈火不滅,高拱帶著吏部官員連夜把裁革官員的名單定下來,然后命人抄錄,準備擇日上奏此事。
吏部的動作并沒有想要瞞人,就在這晚,消息就已經在京城的各處府邸和風月場所傳開,一些閑散的官員不免心有戚戚,擔心自己的官職也在裁革之列,于是乎四處拜訪同年好友,打聽消息。
不過這些事兒,吏部知道的人都不多,自然也打聽不出多少東西,只知道是一些衙門的官員編制會縮減,一些官職的職責會合并,剩下的即為冗員,要裁撤。
但具體怎么個裁革法,外面也說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