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閣老,兵部左侍郎王遴、右侍郎魏學增大人有急事求見。”
一個中書舍人從門外急匆匆跑進來,一個羅圈揖后對著上首的首輔李春芳稟報道。
“兵部快請他們進來。”
聽說兵部兩位協理的侍郎都來了內閣,顯然是兵部出了大事兒。
現在任命郭乾為兵部尚書的旨意已經下發南京,但是郭乾接到旨意再到京城,中間終歸也需要時間。
這個時候,兵部的事兒就是由王遴和魏學增在主持,原先還有個兵部右侍郎李遷,但是前幾天已經升為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兼理糧餉,已經赴任去了。
魏學增原本是遼東巡撫,可是前兩年因為身體原因奏請回鄉養病。
今年剛好,回了京城,因為暫時沒有合適職位空缺,所以就暫時入了兵部協助處理事務。
這也是李遷能夠外放兩廣總督的原因,否則兵部不可能只有一個侍郎。
中書跑出去不久,兩位身穿緋袍的官員就快步進屋,前面的是王遴,他身后跟著魏學增,王遴手里還拿著一份公文。
進屋后,王遴就對著屋里幾人喊道“閣老,大同出大事兒了。”
“可是大同又爆發大戰”
李春芳在他們進屋以后就已經起身,一起的還有高拱、魏廣德等人,幾乎都齊刷刷站起來。
“雖不是,亦不遠矣。”
王遴出聲道。
“嗯”
聽到王侍郎這么說,魏廣德不覺一皺眉。
這個時候,李春芳已經從王遴手中接過公文,也沒有坐下,就這么翻閱起來,很快眉頭就皺起。
他算是明白王遴話里的意思了,俺答汗的孫子降明,這是好事兒,可以大漲明軍這邊的士氣,可也是大壞事兒,俺答汗咽不下這口氣,勢必起兵到大同要人。
雖未開戰,但離開戰也不遠了。
關鍵是,大明這邊只能硬接著,卻是不能把人交還回去的,否則就墮了大明天朝上國的面子。
幾天前,朝鮮王派使臣曹參判、洪天民等入貢可是剛到京城,要是此事處理不好,可就墮了朝廷的威名。
李春芳看文書的時候,一旁的高拱也在小聲詢問著王遴、魏學增情況。
魏學增沒有開口,由王遴把大同發生的事兒簡單說了一遍。
當然,他的口中把事兒盡量簡單細說,可沒有奏疏里詳細,不過也讓所有人有了大概印象,知道是因為俺答汗的孫子叛明導致現在大同局勢緊張。
王崇古不僅下命令動員宣大兵馬嚴加戒備,還利用原來的職位,讓山西鎮等地官軍也都行動起來,隨時準備應對俺答汗的大舉來襲。
“那大同不是十分危險是不是應該盡遣大軍前往支援
我記得善貸你曾多次籌劃在俺答汗大軍進入山西后進行合圍,想要一舉重創蒙虜,緩解北方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