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明顯是明人的馬隊,自然是被宣大總督王崇古派出來聯系俺答汗的人,而帶隊的則是總督標營的旗牌官鮑崇德。
只不過這次他出來聯絡蒙古人,可不是穿著鎧甲,而是在家里翻箱倒柜找出這一套幾乎從沒有使用過的官服。
對于邊鎮的武將來說,雖然他們已經習慣了鎧甲和兵器,可做為官員,官服還是要準備的。
換上這身衣服,也是王總督特意叮囑,因為派他們出來不是要和蒙古人打仗,而是來建立聯系的。
對鮑崇德來說,在聽到要奉命出使蒙古的時候,尿都差點嚇出來。
不是他膽小,他是快四十歲的人了,什么場面沒見過。
但是,他更知道十多年前那些蒙古來的使者是什么遭遇,在說明來意后依舊被明將無情斬殺,他們的項上人頭也成為上官們的功績憑證。
直到這些年來,蒙古那邊已經不再派出使者前來。
這樣的關系下,做這個使者,那不是給蒙古人送菜嗎
若不是王崇古一番狠厲的威逼,甚至用鮑家族人相威脅,鮑崇德打死都不愿意接過這個差事,即便王崇古又對他拋出升官的利誘,從他內心來說,對這樣的命令依舊是抗拒的。
他不會阻止別人接下這個差事,可落到自己頭上,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而對身后這些手下,則是他被逼接下差事后,半真半假騙來的。
雖然知道此行兇險,可總不能自己一個人去找蒙古人吧。
這幾個人,都是他手下武藝和騎術精湛的軍卒,其中兩個還是明軍曾經的斥候、夜不收。
為了讓他們愿意跟著出來,鮑崇德私下還許諾給對方銀錢,這才打動了他們。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到哪里都是至理名言。
不多時,就有幾匹馬往這邊跑來,顯然是一隊人已經聯系到了這里的牧民。
不過那邊的牧民看到這里還有好幾個明人后,明顯就猶豫起來,紛紛降低了馬速,隨后很快就有一個牧民駐馬立在原地,只有兩個牧民跟著過來。
蒙古人,明顯對明人還是有警惕的。
“大人,他們就是這里的牧民,起初不愿意過來,后來我說是商隊,他們才愿意跟來的。”
前面的一個明軍騎馬到了近前,在鮑崇德耳邊低聲道。
鮑崇德只是點點頭,隨即露出一副笑容對跟過來的牧民問道“你們是那個部族的人,請問你們的族長在什么地方,我們不是來打仗”
鮑崇德的話剛說到這里,對面一個牧民就已經對他們大聲喊道“你們不是商隊,你們是明國的官員,果然明人的話都信不得。”
鮑崇德聞言急忙話題一轉道“我們確實不是商隊,但我們是明國派來的使者,是來給你們阿勒坦大汗送信的,只是找不到你們大汗的帳篷,所以才來到這里。”
雖然牧民對鮑崇德一行人有很深的戒備,可畢竟這里就他們幾個人,周圍也沒有明軍隱藏的跡象。
在鮑崇德向他們表達了此行目的后,那三個牧民倒是沒有要和他們開戰的意思,畢竟勢單力薄,這仗根本沒法打。
“那你們跟著我們回營地,但是你們身上的武器要暫時交給我們。”
那牧民頭領又發話道。
“不行。”
鮑崇德還沒說話,身邊人就立馬叫道。
深入草原,還要去蒙古人的營地,本就十分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