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廷議的結果,也是最有效的,封堵朝臣嘴巴的。
因為一旦一項事物由廷議得出結果,其他官員,甚至是科道言官都必須閉嘴,只能無條件接受廷議的結果。
就算有意見,也只能保留。
連高拱都認可了魏廣德的猜測,張居正和殷士譫自然也不會有懷疑,于是內閣諸人都知道,在皇帝正是下令廷議前,他們只能盡可能多的拉攏支持他們的官員,保證在廷議時能獲得勝利。
而此時,宣大總督王崇古派出的使者鮑崇德也走進了一個戒備森嚴的大營,大營的中間是一個巨大的蒙古包。
但這其實并沒有什么好新奇的,蒙古人的大營都是一樣的,首領的營帳往往就是整個大營里最豪華、氣派的營帳,而且往往也是選擇扎在大營的中央,這樣便于他接收來自四面八方的消息。
但是這個蒙古包則有些不同,和一路走來看到的帳篷類似,都是白色為主色,但這里的屋頂并不是常見的白色、藍色,而是金色,這是至于草原上的大汗才可以使用的顏色。
而且,就在這個蒙古包前方還豎立著一桿黑色大纛,充分體現出這里主人的不凡。
鮑崇德看到眼里,不由得咽了咽嘴里的唾沫,他知道即將見到的人就是他此行的目標人物,蒙古大汗阿勒坦。
穿過周圍精壯的蒙古侍衛人群,隨著前面帶路的那人,鮑崇德走進了這個巨大的金色蒙古包,而他的隨行人員則只能留在外面,被一群蒙古侍衛包圍著。
在隨行幾人心驚膽戰的時候,鮑崇德也終于看到了俺答汗的容貌,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常年北地生活讓他滿臉的皺紋,雖然雙目依舊有神,但早已不是二十年前那個意氣風發,帶著部下橫掃大漠,劫掠京畿的英雄模樣。
是的,在鮑崇德眼里,這個讓明人聞風喪膽的俺答汗只是一個垂垂老叟而已。
“明國使者鮑崇德見過阿勒坦汗。”
既然已經見到了阿勒坦,鮑崇德當即上前兩步抱拳作揖道。
看到明國使者向他行作揖禮,俺答汗眉頭就是一皺。
實際上,蒙古人拜見他這個大汗,正式場合都是行跪拜禮,平時則是左單膝下跪,右手握拳抵肩。
而營帳里的蒙古貴族和護衛也看到鮑崇德對他們大汗的行禮,當即就感受到極大的不尊重,都是躍躍欲試想要出來教訓眼前這個明人。
甚至有性急侍衛,手已經放到腰刀刀柄之上。
阿勒坦雖覺得對方有些失禮,心中不快,但心中更加顧念的還是在大同的孫子,叫鮑崇德來見他,就是因為傳來的消息說,明人使者就是來告訴他把漢那吉情況的。
于是揮揮手,制止了一眾蒙古人想要出手的動作。
“鮑崇德,明國皇帝派你來見我,有什么要說的,你就說吧。”
俺答汗隨意的說道。
“大汗,本官并非皇帝所派,乃是奉宣大總督王崇古王總督之命,前來拜見大汗,告知把漢那吉王子信息的。”
鮑崇德馬上就開口回道,并指出俺答汗的錯誤,免得讓他會錯意。
“宣大總督王崇古不是陳其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