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貸,你看明日廷議結果會如何”
送走李春芳和高拱,魏廣德和張居正、殷士譫緩步往回走,邊走邊聊道。
“難說。”
魏廣德只能答道,廷議結束前,一切皆有可能,他能怎么說。
“正甫,你覺得呢”
張居正又問向殷士譫。
不過殷士譫也是沒有多少信心,所以只是搖搖頭,表達自己的態度。
“今晚,咱們還是再找那幾位好好說說,再爭取一下吧。”
魏廣德知道,大家其實心里都沒底。
不過事情發展到現在,他們也只能再拼一把了。
“叔大,你是什么想法”
魏廣德沒說話,可殷士譫卻是問向張居正。
“對半吧。”
張居正嘆氣道“之前我們做了那么多,現在算算貌似也只得到一半重臣的支持,剩下就看陛下還召集那些勛貴與會了。”
聽到張居正這么說,魏廣德心里一驚。
廷議,其實很重要的還是看皇帝,他召集哪些人參加。
明朝的廷議,每次參與的人員并不固定,而是隨著所討論的事宜有所調整的,但六部九卿和科道掌印官總是固定人員。
一般來說,會根據討論的事情涉及的部門由六部尚書或侍郎負責召集廷議,而且尚書和侍郎一般是輪流擔任召集人。
對于那些需要多個部門聯合會議的事情或者權責難以劃分明確的事務,往往由吏部負責召集并主持,由有關部門派人參與會議。
當然,皇帝作為廷議的的最終決策者,他有權指定一些特殊人員參與廷議。
雖然這次的廷議主導權十有八九會落到兵部尚書郭乾手里,而不是吏部主持,但隆慶皇帝有權決定讓哪些勛貴也參與其中。
先前算票的時候,魏廣德倒是把勛貴這邊算漏了,也不知道最后結果會如何。
希望李春芳、高拱他們會注意到這點,會選擇性向隆慶皇帝舉薦參與人選。
回到值房繼續辦公,不知過了多久,終于有消息傳來,隆慶皇帝下旨就大同奏議召開廷議,并確定了參加明日廷議的名單。
朝臣連帶勛貴共計四十四人,內閣幾位閣臣也參會旁觀。
仔細把名單過了一遍,魏廣德心里也計算了下,依舊是一半對一半,貌似任何一方都看不出優勢。
廷議地點被定在養心殿,就在隆慶皇帝起居的乾清宮旁邊。
在這里舉行廷議,隆慶皇帝也能第一時間知道廷議結果,甚至還可以召集參與廷議的官員勛貴問詢。
當晚,魏廣德又一次來到了工部尚書朱衡的府邸,進行最后一次爭取,而其他閣臣此時也都在做著類似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