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派人跟過去看看王子的情況,雖然按照明國人的習慣,王子在大同應該不會受到刁難,可派人過去看看總要放心一些。”
三娘子笑道。
“如果把漢那吉過的不好,明國人應該就不敢派使者過來才是。”
俺答汗想到孫子,心情又有些低落。
這次的事兒,對他打擊還是有些大的,雖然現在看來,無心之舉似乎還促成了明蒙之間談判的契機。
但是多年和明國打交道的經歷也告訴俺答汗,明國人不可靠,他們的信用其實并不高。
明國讀書人說的那些,其實在邊境根本行不通,從他當初派出去的使者屢次被殺就可以看出來。
“大汗,這是我按照先前商議所列出的條件,你看看是否還有遺漏”
三娘子拿著剛剛書寫完成的談判條款遞給了俺答汗,嘴里說道。
對于俺答汗確定的這些談判條件,明朝的官員們是否有心理準備呢
那是自然的,魏廣德就不認為只是靠著把漢那吉一個人的安危,和互市就可以讓桀驁不馴,崇尚自由自在的蒙古人對大明朝廷俯首帖耳。
只不過他不知道蒙古人的胃口到底有多大罷了。
這其實暫時并不在他的考慮范圍內,畢竟這是王崇古的事兒,具體和談條款內閣實際上已經授權他和俺答汗談。
最后談成什么樣子,報上來就是了,答不答應的權利,還在朝廷。
如果蒙古人胃口太大,超過他的心理預期,那就否了就是了,直接等待俺答汗老死,草原陷入權利爭斗的時候大明再插手。
而眼下,他已經跪在家中大堂上,這里已經臨時布置成了靈堂。
今日中午的時候,魏廣德在內閣收到家中消息,九江來人報喪,他母親沒了。
魏廣德之前可沒準備,雖然家書中有提到母親身體這兩年不好,可并沒有說有生命安全,而且在他眼中,母親其實年歲并不大,應該還有十年甚至更多的時間可活。
可報喪不會有假,他在衙門里和李春芳說了下情況后,就匆匆回到府中見到來人,再三確認消息后,就已經跪倒在靈堂上痛哭不已。
親自書寫了丁憂奏疏派人送進宮里,只是直接投會極門而沒走通政使司。
張吉在接到消息后就命人布置了靈堂,魏廣德現在還不能馬上離開京城回九江,因為還需要皇帝的批準,而前提是禮部收到九江官府的文書。
一些影視作品里什么隱瞞喪事,避免因為丁憂而失去官職的情節,隨便看看就好。
各級官府在地方上,對本地出去的官員那都是有記錄的,不僅是平時里相互照應那么簡單,還有就是官員家中喪事,如果是官員直系親屬,那就要向朝廷報信,其實也就是確認真假。
皇帝批復,都是以禮部的奏報為準。
下午開始,來魏府吊唁的朝臣和勛貴就絡繹不絕。
雖然之前因為大同的事兒,魏廣德和一些人鬧得很不愉快,可畢竟是國事。
魏廣德母親去世,都是同朝為官,該有的禮節還是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