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魏廣德有沒有想過奪情
想多了,有高拱在朝,大明朝堂貌似缺誰都可以照常運轉,所以魏廣德壓根就沒往這方面去想。
兩年而已,他離開九江多年,也該回去看看了,無論如何他父親還在九江府翹首以待,等著他這個兒子回去。
晚上的時候,陳矩也來了,隆慶皇帝已經看到了魏廣德的奏疏,所以派陳矩專程過來吊唁。
之后的數日,魏廣德都沒有再去內閣,而是安心在家扮演孝子賢孫,招呼來府的賓朋。
幾日后,九江公文送到,禮部第一時間報送入宮。
這也不是說禮部急于把魏閣老送回家,而是規矩,閣臣這樣的朝中重臣,自然一切都是走快速通道。
接下來魏廣德就要按照既定行程,準備南下。
而此時的大同府被城門處,已經被明軍戒嚴。
王崇古總算是等來了蒙古那邊的消息,幸好他的第二批信使才剛剛選好,還沒有出發,就接到邊鎮急報,鮑崇德帶著幾個蒙古人回來了。
在大同,有資格參與此事的人并不多,除了巡撫方逢時外,也就是大同總兵官馬芳勉強夠格。
不過對于和談的事兒,王崇古并不打算叫上馬芳,畢竟他覺得有些事兒能夠保密就盡量保密。
雖然若是談成,朝廷也是要昭告天下的,可并不急在這一時。
所以,收到消息后第一時間他只找來了方逢時商議此事。
在此以前,兩個人都沒有商議過蒙古人的態度,他們會給大明設置什么樣的條件。
和魏廣德想的一樣,主動權在大明手中,談還是不談,談成什么樣子,他們都是可進可退。
談不攏就不談,大不了等著俺答汗老死,草原內亂。
“總督大人,還是等人到了看看蒙古人態度再說。”
方逢時已經知道了鮑崇德平安歸來的消息,也知道蒙古方面派人跟著他一起,這說明大明這邊的意思,俺答汗是已經知曉了,否則絕不會有蒙古人跟著回來。
最起碼,從現在掌握的情況看,一切都還在他們的掌握中。
“我現在就擔心蒙古人會獅子大開口,提出不切實際的想法。”
王崇古捋著胡子說出自己的擔憂。
之前沒有討論,那是因為都不知道鮑崇德一行人能不能活著見到俺答汗。
現在事兒辦成了,就要考慮接下來的事兒了。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隨便他們怎么開價,我們守住底限就是了。”
方逢時笑道“只要他們肯談,我們的計策就算成功了一半,其實之前方某最擔心的還是他們不愿意談。
今日見見蒙古使者,看看俺答汗的條件,我們晚點再商議談判底限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