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陳以勤致仕,他又因為回鄉丁憂,這個小集團算是土崩瓦解了。
而他們的對手,也就是高拱和張居正,貌似就要利用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想要把魏廣德在朝中的力量連根拔起。
屆時,就算魏廣德復出,也遠沒有原來的聲勢,自然只能老實的蹲著。
殷士譫,還有他,貌似就是他們的目標。
譚綸能夠理解為什么他們不是劍指朱衡,而是針對他,那是因為工部麻煩太多,雖然治水油水很足,可是風險也大。
沒看到潘季馴,相信如果只是罷職就算很好的結局了,而下面那些負責具體工作的人,想來一些沒有依靠的會因此鋃鐺入獄,成為罪臣。
針對他譚綸,相信就是為了想要防止他入主兵部吧。
當初,魏廣德可是動過心思,想把他這個薊遼總督直接轉到兵部做尚書的,只是最后沒成功,皇帝直接跳過咨詢內閣的環節,任命了在南京的郭乾回京城執掌兵部。
而現在,皇帝吸取了上次的教訓,垂問內閣的意見,最后顯然高拱被張居正說動了,選擇讓楊博復出。
張居正想讓自己回京城在兵部任職,想來也不會安什么好心。
譚綸可不認為自己可以阻止朝廷的調令,或許魏廣德在內閣的話,情況就會好一些,可惜他不在。
內閣里已經沒有人會力挺他這個薊遼總督,殷士譫只會象征性的反對一下。
畢竟,譚綸和殷士譫的關系并不算密切,雙方沒有太多的利益糾纏。
想到這里,譚綸知道他該怎么做了。
那就是在朝廷調令下來前,掏空薊鎮庫房,把整個防御工程完工。
再去遼西走廊看看,關寧錦城墻的修建進度,盡可能在他離開前完工。
至于他未來該怎么做
想想當初楊博以養病的名義辭官回鄉,好像自己也可以。
到時候等魏廣德回朝再說,他那時候正好需要人手。
自己品級、資歷各方面都足夠,只要有空缺位置出來,自己就可以直接空降下去。
否則,來到京城,在高拱和張居正眼皮子底下,整不好就被人給害了。
此刻,在譚綸心里已經打定主意,一旦朝廷這邊有調令下來,明哲保身之下,自己干脆就以在邊疆為官勞累染疾,請求回鄉修養好了。
想當初,嚴嵩嚴首輔也是回鄉養過病的。
對于京城官場的變化,魏廣德或許不知道,或許知道了也是無能無力。
做為丁憂在家的官員,他現在就只能困守在崩山堡,甚至走親訪友都是不行。
最初的幾個月,還有同窗來看他,不過他只能準備清茶淡飯招待。
到現在,他是在崩山堡徹底清閑下來了,每天都在重復昨日,日復一日。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