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內閣里的政務都壓到他一個人身上,事兒還是要處理的。
可之后呢
高拱沒幾天就會回來,自己沒法上位成首輔,依舊被高拱鉗制。
而殷士譫呢
因為今天的事兒,怕是以后就很難立足朝堂。
沒了殷士譫這個分擔火力的閣臣,以后可就是他直面高拱,這可不是好事兒。
而且,內閣只剩兩人,隆慶皇帝那里早晚還會補人,張居正可不認為自己比高拱面子大,舉薦的閣臣能夠比高拱占優。
而且,雖然他對楊博說他會舉薦他入閣,可實際上張居正并不情愿。
想想師傅徐階,就一直對楊博很是忌憚,關系不管多好,始終都沒有把他拉進內閣。
張居正可以畫餅,但要說真的去做,他也有擔心,可別引狼入室。
想的多了,張居正這會兒也沒心思辦公,一個人坐在值房里發起呆來。
隨著六科給事中們散去,內閣里的事兒就像長了小翅膀,飛快傳遍了京城的衙門。
禮部尚書潘晟聽到這個消息,是瞠目結舌,實在沒法想象,內閣竟會發生這樣的事兒。
都察院和六科是有監察、彈劾及建議之權,可這次的事兒禮部也是有責任的,那就是整肅朝廷綱紀。
顯然,殷士譫無禮,該罰。
可潘晟打心底就不想摻和此事,對高拱的跋扈,他也是看在眼里,敢怒不敢言。
刑部大堂,劉自強聽到老鄉高拱被打的消息,表情和潘晟也是差不多。
不過打人的是殷士譫,他當然知道這事兒也不歸他刑部管,一切看皇帝的旨意。
雖然三法司以刑部為主,可這事兒大概率隆慶皇帝是要壓下來的,應該不會把兩位閣老送上大堂審問對峙。
丟不起那人。
而朱衡聽到消息的時候,只是滿臉苦笑,自己給江西寫信算是白費了,沒想到殷士譫的脾氣這么大,在內閣里都敢揮拳頭。
而朝中的官員,反對、看不慣高拱做派的都在暗自叫好,只可惜被人攔下,沒有把高拱打個半身不遂,實在可惜。
但不管怎么說,經此一事,高拱的臉是丟盡了。
而支持高拱的官員則是義憤填膺,已經開始準備上書彈劾殷士譫目無法紀,公然在內閣行兇。
可不管這些人如何在衙門里叫囂,可都沒有都察院那邊熱鬧。
是的,支持高拱和中立的御史們,這會兒都是一門心思準備炮制出一份奏疏,要彈劾殷士譫。
對此,都察院掌院葛守禮卻是愁眉不展坐在自己屋里,也沒有出去壓制手下的御史們。
這件事,他實在沒有出手的理由。
別的衙門的長官可以說等皇帝圣裁,可都察院不行,雖然他這段時間也對高拱的獨斷專行很有意見,每次都是打著內閣閣議的名義向六部遞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