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兩人多年,自然很快就理解了對方眼神里的含義,隨即屏退左右。
“高師傅,你有話要說”
等人都下去后,隆慶皇帝開口問道。
“陛下,前些日子中城兵馬司抓獲一犯,據說是為某人攔截欲進京狀告地方豪強苦主的。”
高拱開口說道。
“哦地方豪強”
隆慶皇帝聞言微微皺眉,他是裕袛時就聽說過,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地方豪強就是當地的土皇帝,說話比他這個紫禁城里的皇帝還好使。
“其中有狀告的罪狀之一,就是侵吞國財。”
高拱又開口說道。
聽到有人侵吞國財,隆慶皇帝又是一皺眉,隨即追問道“如何侵吞”
于是,高拱就把自己所知徐階家族截留地方賦稅,直接收入私庫,等到需要起解京城時才從私庫中提出,轉交押解官軍的事兒說了出來。
一開始,隆慶皇帝還是很憤怒,不過很快聽到起解稅銀都被提出,轉交押解官軍手中,眉頭就不由得舒展開來。
稅賦就在那里,放府庫還是私庫,這個其實也不打緊。
這是隆慶皇帝的看法,他此時猜測的可能就是這豪強就是利用官府稅賦做放貸的生意,用錢生錢為自己牟利。
不過這樣算起來,朝廷稅賦并沒有損失,倒也不算大罪。
不過,當高拱稟告這轉交的稅賦缺斤少兩,還一路直接運進戶部太倉,沿途官員居然沒有一人能識的,不由再次憤怒起來。
沒有缺斤短兩好說,可你用這樣的方式侵吞國財,可就是他不能忍的事兒。
“是誰居然如此大膽,還讓地方官府,戶部主事都不敢過問”
隆慶皇帝已經隱隱察覺到,此事不簡單,背后之人肯定是朝廷里位高權重之人,否則手不至于能伸這么長,影響如此之大。
“松江府,華亭縣,徐階徐閣老。”
高拱終于還是從口中緩緩吐出這個名字。
“怎么會是他”
隆慶皇帝聽到始作俑者,兀自有些不信。
徐階和高拱有舊怨,他是一清二楚的,此時從高拱口中聽到如此不堪之事,第一時間不是憤怒,而是在思考此事的真實性。
不得不說,入內閣真的是給文官身上套上一層保護膜。
即便是皇帝要想治罪閣臣,也需要三思而后行。
“人證物證皆在順天府,至于松江那邊,派人一查便知。”
高拱低聲道,“茲事體大,臣不敢擅專,所以暫時封鎖消息,沒讓案子牽扯上徐家,只是在追查京城中攔阻告狀人的涉案人員。”
在古代,普通百姓告發官員,朝廷原則上是不鼓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