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衡只是微微皺眉就舒展開,其實這點糧食對朝廷來說算不得什么,主要是確認海道暢通。
一旦確定沒有問題,以后就好辦了,可以大批量走海路輸送漕糧。
“也好,不過淮安一帶糧倉可以儲備多少漕糧”
高拱此時考慮的自然是能夠通過淮安大批量輸送糧食,所以淮安的倉儲就顯得極為重要。
“我記得淮安附近倉儲還是很大的,其實真要運送,淮安應該馬上可以湊出十萬石以上的糧食,但是船只反而不容易湊齊。
據我所知,現在漕司可沒多少遮洋船,第一次運輸,耽誤的時間可能還在于漕司調船一事上。”
張守直答道。
因為漕運都是走運河,所以漕司旗下就算有大量漕船,可適合出海的卻不多。
其實殘存的海船,都是很早以前遺留下來的,至少近些年建造的漕船,就不是適合海運之船。
“那是否可以調福建戰船來運輸,或者命登萊水師前往淮安運糧”
朱衡忽然插話道,“我記得大約十年前,登萊水師就向遼東輸送過糧食,有經驗。
而且此次航道大多在膠萊一線,登萊水師常期行走于此,應該也熟悉海況。
至于漕司那邊,可安排他們派人登船,隨船隊行動,也算熟悉海況。”
“福建水師還是算了吧。”
高拱這時候開口說道,“正如士南所言,此次路程多半都在登萊水師的管轄范圍,他們更加熟悉海況。
有登萊水師負責此事,我看最為穩妥。
不過”
高拱說道這里,不由停頓片刻才繼續說道“漕司那邊,最好還是派船跟著登萊水師行動,也走一趟海道。
畢竟運送漕糧是漕司的差事,和登萊水師關系不大。
事急從權,現在可以讓登萊水師出船,可以后還是要有漕司負責押運糧食北上。”
“高首輔,關于福建水師戰船,我也有不同看法。”
雖然高拱表達了自己的態度,可是朱衡還是接話道。
“但說無妨。”
討論問題,高拱還是很樂意聽手下官員話的,只要大方向支持他,細節方面,他也會采納認為可取之處。
“梁巡撫所謂淮安至膠州,膠州至太倉以及太倉到天津的航道有民間商賈通行,可記得太祖時期,我大明海船是從太倉出發直抵遼東,可見此處也應該有航路還是。”
是的,朱衡想到那封書信里隱隱透露出,魏廣德有恢復明初海運的意思,所以他也在工部查了資料,知道明朝太祖至高祖這一時期,大明的造船能力極強,可以建造大型寶船。
而且,這類大型寶船還不是在沿海入浙江、福建等地建造,而是在南京。
可見,這類寶船至少在長江航道大部區域也是可以行使的。
若是利用這種寶船運輸糧食,船大扛風浪的性能也是極強,對于保證所運糧食的安全想必更佳。
不過說回來,大明多久沒有進行這種大規模海運了,朱衡也不確定兵部是否有海圖存在。
寶船,以現今大明朝廷的財力,短期內是不要指望,但是近些年,江南各省投入巨資打造戰船抗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