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從月港出發的海船都是有船引的,何時出港,何時回歸都是計算好時間的。
走倭國航線,距離遠比去朝鮮要遠一些,所以船只就需要充分利用風向和海流的影響,在計劃時間內抵達目的地完成交易。
倭國可不比朝鮮,那邊也就是金銀加一些土特產交易大明商品,而倭國可是直接用黃金白銀和黃銅進行交易。
另外倭國還盛產硫磺,這在大明也是一種緊俏商品,主要是用來制作火藥。
大明國內生產雖然有,但是產量不大,不能滿足自身需要。
大明對外貿易的限制商品中,除了國內緊缺的銅料、生鐵外,還有硝石,這也是大明左右包括朝鮮在內一些番邦的利器。
高下立判,只要能和倭國人交易的商人,是絕對不會選擇和朝鮮做生意的。
魏廣德為什么把大明在南方的水師都集中在福建沿海,自然也是有自己的打算。
艦隊放置在這里,南下北上都非常方便,特別是可以堵住一些和他搶生意的商船。
現在高拱明擺著要插手沿海水師,魏廣德就不得不做一些防備,免得被人拿住把柄。
雖然名義上那些商船和他沒關系,可也經不起深究。
不惹麻煩,自然是最好的。
不過通過這件事兒,魏廣德也意識到,就算他給那些好友寫信,讓他們謹慎小心做事,貌似也是無用。
人家直接用御史風聞奏事就把你給拿下來了,至少在調查期間先停你的職位,至于調查以后沒有證據,那就等候吏部或者兵部另做安排。
大明朝的官職,一旦丟了,再想拿回來可就難了。
其實,這才是魏廣德生氣的原因,感覺高拱為達目的一點不講究,這種卑劣的招數都用出來了,真真是叫人防不勝防。
他現在也沒心思給馬芳等人去信,去了也沒用,人家要拿下你的職務,不過是動動嘴皮子的事兒。
魏廣德在家里生氣,北方千里外的紫禁城里,隆慶皇帝也在發脾氣,不過他為的自然不是魏廣德的那點事兒,而是在抱怨最近太醫院調配的各種“調理”身體的藥劑越來越沒用了。
這些藥劑可都是太醫院在各處搜集和方士進獻的秘方所調制,前些年功效還很明顯,但是最近隆慶皇帝辦事兒時,卻感覺越來越力不從心。
或許是因為大臣們太能干,隆慶皇帝自認為不比他們聰明,所以他選擇放權,讓下面人處理事務,他只負責拍板即可。
當然,適當的控制朝中勢力還是有必要的,一家獨大要不得,容易出紕漏。
也正是因為把處理朝政的權利先后下放給徐階、李春芳和高拱,這些年隆慶皇帝在后宮的日子那是過的相當安逸。
有能力極強的閣老們能將朝政處理得相當完美,他就可以將時間、精力放在后宮之中,盡情享受生活。
而且對于隆慶皇帝來說,他恨不得把天下所有美女都放入到后宮之中供他享用,為此多次因為挑選宮人和內閣發生矛盾他也在所不惜,實在是沒什么事兒可做。
每次在他強硬要求下,內閣也不得不做出妥協,至多就是拖延些時日,但總能滿足他的需要。
不過這也帶來一個嚴重問題,那就是作為皇帝的他越發感覺到精力不濟,畢竟就是普通人的身體,不可能一直源源不竭。
隆慶皇帝逐漸感到力不從心,可面對誘惑卻又拒絕不來,而且感覺這是對皇帝自尊心一個巨大的打擊,因此感到煩心。
然而,在古代封建社會最不缺少的就是懂得投機的臣屬,不管是內廷的太監還是外廷的官員,他們深知皇帝在此方面的需求,于是這些太監和大臣就聯系專攻此道的郎中和方士,紛紛向皇帝進獻秘方或者春藥,以求得皇帝的賞賜。
這兩年,隆慶皇帝已經徹底離不開這些藥劑,他已經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