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舉兄不會是想做第二個馬森,去贏得那些清流派的一片喝彩吧”
高拱一句話就戳中了張守直的心窩子,一時間臉紅耳赤愣立在當場。
半晌,張守直才說道“元輔,我張守直不是貪圖虛名的人,你別會意錯了我的意思。
這往宮里撥銀子的事兒,若是沒有個正當名目來,叫天下士人怎么看待這件事情”
見張守直態度軟化,高拱這才心滿意足,于是答道“歷來新皇登基,朝廷都要撥銀為宮里打造新的頭面首飾,這有何為難的”
“正是因此,我才不能答應這個事兒,當今陛下才多大哪兒來的后宮嬪妃,又用什么名義打造頭面首飾”
張守直已經恢復過來,據理力爭道。
“這”
到這個時候,高拱才忽然發覺,此事貌似確實有點問題,他忽略了朱翊鈞的年齡,才十歲稚童,哪兒來的后宮。
高拱低頭思索,回憶歷代皇帝登基后的記錄,貌似英宗皇帝和武宗皇帝登基時因為都未成年,所以并沒有后宮,所以好像都沒有開支這筆銀子。
想到這里,高拱知道若不找個合適的理由,此事肯定會給人留下話柄。
他抬起右手慢慢摩挲著額頭,陷入沉思。
新皇沒有后宮,那做的頭面首飾其實都是先帝嬪妃使用的,太子純孝
高拱畢竟閱歷豐富,只是很短的時間里就想到了個由頭,只是程序上稍微變動一下,要新皇朱翊鈞表態才行。
有了這個想法,高拱心中大定,于是說道“新皇未成年,沒有后宮是事實。
可新皇純孝,他雖然沒有后宮,但先帝的嬪妃都在,他為先帝嬪妃定做頭面首飾,滿足先帝未了心愿,也是說得過去的。”
都是朝堂上的人物,其實彼此對許多事兒都心照不宣。
高拱主動安排戶部撥銀給內廷,打的什么主意,張守直其實一清二楚。
但是見到高拱后,他卻是一個字都沒有說出口。
張守直也沒想到高拱會想到這么個理由,沉思半晌后才點頭說道“若是陛下旨意,這筆銀子自然該撥。”
若是隆慶皇帝還在,由他下旨要銀子打造頭面首飾,張守直就算不要頭上烏紗,也得效仿前任慷慨拒絕皇帝的無理要求。
二十萬兩銀子,可不是一筆小數字。
當初隆慶皇帝要馬森撥出五十萬兩銀子供宮中花銷,馬森摘掉烏紗也沒答應。
最后,這筆銀子經過大臣們反復的議論,到后來隆慶皇帝也只能把數字壓到十萬兩。
但是,若這個要求是新皇朱翊鈞所提,戶部還真沒法拒絕。
定制頭面首飾賞賜后宮,乃是出于孝道,皇帝又是新登基,這道理講得過去。
無論如何,洪武皇帝創建大明基業,講求的就是孝治天下。
新皇朱翊鈞至孝,若是拒絕,怕是會被士人唾棄的就會是他張守直了。
“元輔的道理我懂,可是”
張守直猶豫道,但話開口卻不知該怎么接下去。
“有何為難,但說無妨。”
高拱急性子,見不得人吞吞吐吐的,立時催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