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張居正的話,呂調陽有些為難,看了眼旁邊的魏廣德,見他頷首點頭,自然知道兩位閣臣已經達成一致。
魏廣德這時候也開口說道“先朝母后徽稱有加至四字六字八字者,皆因朝廷有慶典以漸致隆,其初則止于二字乃定制。
今圣母福壽無疆,皇上萬年御歷,將來吉祥喜慶之事層見疊至尊號徽稱,有加無已固不在此時。
禮部盡快定下尊號,孝懿皇后的謚號也一并定下來吧,分別上奏。”
孝懿皇后是隆慶皇帝的原配王妃李氏,隆慶元年追封皇后,這次自然也要加皇太后。
“兩位大人,李貴妃那里,不能定位皇太后,非要和陳皇后”
呂調陽聽明白了,李貴妃的太后也要有兩個字的尊號,陳皇后和李貴妃是一個待遇。
如果說張居正是說按照憲宗舊事,陳皇后應該是有尊后的太后,而李貴妃只是太后。
但是魏廣德補充后,呂調陽知道,這兩位都是要上尊號的。
“禮部那邊盡快定下尊號,就說是內閣和宮里的意思,讓他們不要過多質疑,陳皇后是同意了的。”
張居正又說道。
如果說一開始魏廣德或許會懷疑張居正這話,可是今日看到小皇帝身邊伺候的人是王臻的時候,魏廣德就知道此事確實陳皇后已經點頭,否則絕對不會讓他這個時候陪著小皇帝見他們。
有些話不一定非要親口說出來,只需要派出合適的人,旁人就會知道其中的含義。
陳皇后此舉,怕也是想避免出現憲宗時期的事兒,讓小皇帝為難,所以才主動讓了一步。
呂調陽在張居正和魏廣德反復勸說下,帶著不甘走出內閣,禮部那邊的反對聲音還要他去說服。
不管呂調陽回到內閣用了何種辦法,反正在第二天下午的時候,內閣就接到禮部送來的奏疏,提請為兩宮加太后尊號。
陳皇后尊號為孝安皇太后,而李貴妃則是慈圣皇太后。
同時遞來的,還有孝懿皇后的謚號,新增為孝懿貞惠順哲恭仁儷天襄圣莊皇后。
“叔大,大同合約到底是怎么說的”
魏廣德拿著一份兵部奏疏問道。
這份奏疏是魏廣德今日剛看到,是兵部左侍郎石茂華題防秋事宜。
大明和俺答汗簽署的合約,魏廣德回來后也沒來得及細看,不過今日看到這份奏疏才想起,于是直接拿著奏疏就找張居正來了。
“你那份奏疏,我是看過的。”
張居正起身走到魏廣德身邊坐下,說道。
張居正所言,自然是魏廣德給隆慶皇帝的密奏,想來他看到后還是給時任內閣閣臣商議過。
協議這東西,本來就是有利可圖自然要遵守,若是不合適,自然就要廢除,由頭隨便就能找到。
“說白了,就是給些銀子了卻邊事。”
張居正又說道,“至于這奏疏,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雖然已經封俺答汗為順義王,可朝廷也不能不防備韃子突襲京城之事。
所以兵部依舊會按慣例下達秋防令,只不過因為沒有戰事,又調回了部分客軍,所以給予的軍餉減少。
算起來,朝廷每年還是能省下幾十萬兩銀子。”
“秋防依舊”
魏廣德問道。
張居正微微點頭。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