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朱衡這么說,魏廣德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朱衡說的沒錯,永制這東西不過就是嘴上說說,其實更像是在安撫人心。
這兩年反對海運的聲音漸小,最主要還是因為水患影響,京官也擔心漕糧運不來,餓肚子。
若是等兩年,水患漸息,大家怕是又會好了傷疤忘了疼。
“到時候再說吧,你這個奏陳可以遞上來,張叔大應該不會反對,最起碼這是保證漕糧安全的一個法子,只是苦了漕兵,沒法在家過年了。”
魏廣德也只是嘆息一聲。
“譚子理應該快到京城了。”
朱衡沒有繼續這個話題,而是說道。
“是啊,陸樹聲也快到了,接下來朝堂應該又有一次大變化。”
魏廣德接話道。
“呂調陽確認入閣了”
朱衡問道。
雖然沒有明確的消息,但是早前魏廣德身邊的人,自然也聽說了一些新的人事安排。
只不過畢竟過去半個月時間,也不排除會有一些變化。
“內閣奏疏已經遞進去了,只等合適的時機宮里就會下旨。”
魏廣德說道,“譚綸掌兵部,楊博掌吏部,陸樹聲出任禮部尚書,宮里也同意了。”
“陸樹聲沒有倒向張叔大吧”
陸樹聲畢竟是徐階的同鄉,朱衡可不敢肯定他不會通過徐階的關系,和張居正暗中聯系。
“就我所知,他應該還是比較獨立的一個人,不會輕易依附于人。”
魏廣德想想才說道。
他對陸樹聲還是有一點信心的,否則當初也不會答應召回這個人。
當然,是否私底下有聯系,魏廣德也說不準,還是等人到了京城,聽其言觀其行才能知道。
“戶部那位也要動”
忽然,朱衡又發問道。
“張尚書不想干了,想在年前致仕。”
魏廣德低聲答道。
此事內閣是有討論,不過結果也不是很樂觀。
這次戶部尚書的人選,明顯是楊博轉托張居正舉薦的。
不過魏廣德一時半會兒也想不到合適的人,推出來和他打擂臺。
“有人選了嗎”
顯然,戶部尚書人選,才是朱衡最感興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