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善貸,這萬萬不能啊,你怎么可以這么想.....”
酒席上,俞大猷和徐邦瑞聽完魏廣德的要求都是目瞪口呆,萬萬沒想到他會有這樣的要求。
不對,從魏閣老口中說出來的,其實和命令無異。
首先反應過來的徐邦瑞先開口說道,“我承認現在的火器很犀利,但是要單獨成軍,那絕對是不可能的。”
明軍的火器戰術其實放在同時期絕對是世界第一流的,絲毫不遜色于歐羅巴。
甚至可以這么說,任何武器到了中國人手中,幾千年戰爭經驗就能讓我們快速掌握武器的性能,并且選擇最正確的戰術。
五千年文明古國,真不是隨便說說的。
但是在這個時代,十六世紀末,火器技術雖然有了巨大發展,但終究還是達不到后世的程度,除非擁有絕對數量的火器兵,在面對不占絕對優勢的敵人面前,或許有用。
但若敵人態度,一擁而上之下,一旦沖上來,火器兵還不是被人砍瓜切菜都撂倒了。
徐邦瑞掌京營,雖然是南京京營,但裝備也只比北京京營差了那么一點點。
而且有了嘉靖年那事兒以后,南京城防大幅提高,南京工部手上有了好東西,也會優先裝備南京京營。
南京六部老爺們也怕再現那年舊事,太丟人了。
火器兵的訓練,最起碼是京營的精銳,徐邦瑞還是關注的,都是自己的嫡系,府上門人指揮的。
所以,他自認為不比魏廣德了解少。
而在他說出這話后,俞大猷這位常年掌兵的大明宿將也說出了和他一樣的見解。
“魏閣老,此事怕是不妥。
以兩三千精銳之師裝備鳥銃、火炮單獨成均軍,除非像邊軍車營那樣裝備,否則實難奏效。
何況,你還要求是水師陸戰隊,搶灘登陸用,那地方戰車根本就推不動。”
俞大猷考慮還是比徐邦瑞多一些,北軍的車營他上次在天津時,曾經去看過。
薊鎮車營,就在御駕附近幾十里,一馬鞭就過去了。
偏廂車連成片,中間有鐵鏈相連,士卒可以躲在車廂和車后向陣外發射火器,確實就是一堵移動的城墻。
就算對上占絕對優勢的虜騎,俞大猷也有信心一戰。
這樣的部隊,戚繼光都沒有全部火器化。
雖然嚴格說起來,絕大部分士卒都可以操弄陣中火器,但依舊備上大量刀盾長矛。
因為這東西實在理想狀態下作戰,若對手也有火炮,用火炮摧垮戰車,敵軍就可以從縫隙中殺入。
近戰,火器終究還是不如刀槍棍棒來得實在。
怎么說,車營得先偵查敵人蹤跡,預先布置好陣法,臨時拼接效果有限。
可登陸作戰,嘿嘿,哪有那時間。
挽馬都牽不上去,靠人推車嗎?
那可是灘涂,很難走的好不好。
看到兩人都反對,魏廣德也不急,樂呵呵說道:“我只是讓你先組建一支高度火器化的營兵而已,又沒讓你把他們投入哪個地方打仗。
先練練,看看效果再說。
你可能不知道,據我所知,倭國那邊火器手在軍中占比已經接近三成,夷人那邊幾乎達到戚繼光精銳部隊那樣超四成的火器。
別人都這么選擇,我就想看看,如果是超八成的火器部隊,戰力又會如何。”
說到這里,魏廣德看徐邦瑞和俞大猷都面色稍緩,又繼續說道:“只是組建一支實驗部隊而已,主要看看戰力到底會有多強。
若是好,以后就可以把原有部隊進行改編,不好,拆散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