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被御史盯上就行。
不過御史也不是閑的蛋疼,非要找誰不痛快,只要不招惹到他們,或者是自己的位置有吸引力,讓其他人有了想法。
對大部分御史來說,其實也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的。
彈劾,那都是目的明確才下手。
要么為名要么為利,以天下為己任的御史不多。
“恢復旬日休沐,子維無異議。”
張四維很干脆的表態支持,多一天名義上的休息日其實也挺好。
到申時行這里,自然也不會反對,馬上點頭表示同意。
“既然如此,那給禮部吹吹風,讓他們上個奏疏上來,內閣批了就是。”
張居正很灑脫的笑道。
這種事兒,內閣上奏不大好,還是禮部上奏最為妥當。
張四維和申時行都是點點頭,他們入閣時間最晚,在禮部同仁不少,放個消息過去,那邊就知道該怎么做了。
內閣最大的不是權力,而是對六部的影響力。
招呼不到六部,閣臣當著也沒意思,因為內閣并無實權,只有贊畫之權,一切命令還是要通過六部下達。
這也是張居正死握著吏部和戶部,魏廣德把持兵部和工部的原因。
禮部和刑部,就是他們放出去讓張四維和申時行爭斗的戰場。
兩個人也不負眾望,都在向禮部下手展開爭奪。
至于刑部,魏廣德雖然指揮不動,但有個魏時亮在刑部做侍郎,影響力也不小。
“那就繼續.....”
這事兒定下來,張居正馬上招呼申時行開始下一個議題。
很快,終于說道使團發現歐陸暗藏的戰云。
名義上,只是西班牙王國意圖成為葡萄牙國王,從而完成對葡萄牙一個王國的兼并,但實際上奏疏里對歐陸各國和教皇之間的關系也多有匯報。
說實話,這是魏廣德沒有想到的,因為他根本就不知道這些。
神圣羅馬戰爭也叫三十年戰爭,被稱為第一次國際化戰爭,只是因為沒有擴展到其他洲,只是在歐洲爆發,否則或許就是成為真正的一戰。
雖然戰爭在二十年后才爆發,但實際上此時歐洲各國之間的積怨卻早就開始積累。
其中涉及最主要的就是哈布森堡王朝、羅馬教廷和新教,以及各歐洲傳統王國。
十七世紀初期,神圣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德意志王國處于一片混亂之中。
皇權衰微,使得德意志內部的諸侯們有了可乘之機,他們紛紛割據稱雄各自為政。
這種局面導致了德意志王國的分裂,各個邦國之間相互獨立,缺乏統一的領導和協調。
在這樣的背景下,諸侯們為了爭奪地盤和資源,不斷發生沖突和戰爭。
真正讓大明使團關注到的,其實不是德意志聯邦的內亂,在明人眼里,國內發生暴亂其實沒什么好關心的,大明的暴亂難道就少嗎?
真正讓他們精心的其實還是他們對歐洲宗教對各王國的影響力,多少有些讓他們覺得觸目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