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國出事了。”
劉守有走進值房,就向魏廣德稟報導。
“何事難道倭國攻打朝鮮了”
魏廣德知道明朝有這么一段,什么時間不知道,但卻記得一點,那就是李如松好像就是明軍援朝的主將。
這也是魏廣德對李成梁優待的原因,李成梁就算再老,可他還有個能打仗的兒子。
魏廣德說完自己都笑了,現在李如松才多大,雖然成丁了,可遠沒有到朝廷可以委以重任獨立征戰的程度。
由此,魏廣德能肯定,倭國還沒有能力攻打朝鮮。
不過,如果真的這樣,那也是好事兒。
本來他就在布置水師東征,倭國攻朝可就是大明出兵最好的理由,那些老夫子都不會多說什么。
沒看到朝鮮王對朝廷多恭敬,跟孫子似的。
何況,現在朝廷也算是兵多將廣。
別看俞大猷年齡大了,可人還在,朝廷就有對倭寇出兵的底氣。
遼東戚繼光也是打倭寇打出名的,他手下的浙兵就是靠收割倭寇首級發財出了名,成為朝廷一支善戰之師。
和真正的援朝抗倭戰爭相比,那時候大明將星雕零,大量在抗倭戰爭中爆發璀璨光芒的將帥不在,也是當時明廷猶豫出兵的原由。
最后是萬歷皇帝乾綱獨斷下達的出戰命令,甚至開拔銀都是內廷所出。
看到魏廣德輕鬆表情,劉守有抹了把不存在的虛汗,笑著應和道:“倭寇不敢,他們自己國內還是一團亂麻,哪有能力攻打周邊。”
“嗯是啊,倭國現在亂的很,到處都在械斗。”
魏廣德甚至都沒用諸侯混戰來形容倭國的所謂戰國時代,就是幾個縣長鄉長帶著村民打斗,說什么戰國,也就這時期小日本坐井觀天才會用出這樣的詞語,貽笑大方。
“是是,呵呵。”
劉守有陪著乾笑幾聲,這才住嘴。
“說說吧,那邊又傳回來什么消息。”
魏廣德不以為意笑問道。
“昨兒晚消息到京,二月二十八日,織田信長於京都天皇內殿的東邊馬場舉行一場大展示,仿效我大閱禮儀舉行所謂的京都軍馬演練。
此次演練為以信長為首的織田家一門、丹羽長秀、山內一豐等織田軍團的軍容展示,軍馬演練時,倭王亦有出席。
三月,德川家康以奪回為武田軍占領的高天神城,信長發出針對武田家的大動員令,調集重兵圍攻武田家最后的領地。
五月,上杉軍武將河田長親突然死去,織田軍的攻勢更加凌厲,並趁防守空隙,行軍至越中,占領了大部分的土地”
劉守有手里不知什么時候多出一份書札,他已經看著書札開始說起來。
因為交通不便,和倭國密探的聯繫,都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一次。
所以,每次情報送回,往往都是幾個月內收集到所有情報的總匯。
魏廣德聽到倭國這些大名的名字,頭都有點大,他記不住,也不屑去記住。
其實,如果能夠有一份倭國地圖,標註上這些大明的地盤,或許更容易讓他理解當前的形勢。
“你只要說說什么地方不好了就行,沒必要說的那么詳細。”
魏廣德開口打斷道。
“魏閣老,現在倭國紛亂的局勢怕是要結束了,倭國東部武田家覆滅在即,或許現在已經覆滅了。
柴田勝家應該也已經擊敗上杉氏,北條氏和奧羽勢力已經向織田信長表示臣服,東國基本掌控在織田氏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