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萬歷年間的財政開支,主要有哪些
第一大開支就是軍費,約占總支出的四成有余,大頭支出是邊軍。
第二大開支就是皇室支出,約占總支出的三成,其中宮庭占用約一成,其余兩成是宗室祿米的開支。
第三大就是官員的俸祿,接近兩成的支出。
本來只有一成,但是魏廣德在看到財政收支大增以后,通過了除品級外,勛階和散階也發俸祿的決議。
當然,因為折色的原因,實際上真正到手的也就是翻倍而已。
以大明當前的財政收支,還是支撐得起的。
因為這個俸祿提升的關係,再有地方衙門吏員俸祿走公帳,從地方財政中留存里支出,也讓各地官員身負的壓力減小很多。
想想一個縣令,甫一上任就要背上衙門里幾十號人的嚼用,壓力不可謂不大。
若不使點小手段,基本上不要希望能安撫手下。
而這幫人,本就是跟著混吃混喝的,如果縣太老爺不能解決他們的需求,誰還愿意跟著做事兒。
現在好了,這些人的開支可以直接走帳,從地方留存部分支取,相當於是朝廷在發俸祿。
雖然說起來依舊是縣太老爺的銀子,但壓力卻少了許多,過去都是巧立名目從公章上把銀子弄出來。
說句不好聽的,被人發現舉報,那就是貪污。
記住我們101看書網
當下半年旨意正式發出后,魏廣德的聲望大增,幾乎已經蓋過了張居正這位首輔大人。
甚至在士林中,魏廣德的影響力也是漸盛。
畢竟士林中人,多半是要出仕為官的,官俸提高對他們來說自然是好事兒。
真正影響他們的,其實還是首輔張居正的考成法,給他們套上枷鎖。
所以,在他們眼中,魏廣德魏次輔才是他們的盟友,而張居正這位首輔,似乎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大反派。
而且,他們還不會忘記,正是張居正一道《請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疏》,導致天下大大小小書院被迫關閉或改行。
這對於身為讀書人的他們來說,是絕對不能忍受的。
張居正希望此招能夠通過行政強力消除異見,確保改革權威,但卻忘記士林間對此的非議。
他只看到士林中在野人士在書院大聲疾呼,指責朝廷倒行逆施,影響改革進行,卻忽略了此時各方正是通過書院廣納賢才,直接得罪死儒學,特別是新興的心學。
心學全靠掌握提學官,在各地廣建書院推廣心學思想。
萬歷皇帝在內閣也就關心了下猛增的宗室祿米,其他都不怎么關心了。
知道以后每年宗祿也只有四百萬兩左右,也就這幾年數字可能多謝,因為要提老爹,老爺還債,他還能說什么。
總不能一句話就不給了吧,說起來要帳的也是親戚。
小皇帝面子薄,還做不出不認帳的事兒來。
送小皇帝出了內閣,上了遮蔽嚴實的龍攆,魏廣德忍不住縮了縮露在外面的手。
此時京城早已入冬,雖然臨開春已經不遠,但天氣依舊如大寒般寒徹入骨。
“今年的天氣,好像猶比往年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