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的大草原如同一匹綠色的絲綢,從天南一直延伸到天北,高高的天空上一個黑點快速掠過,此后似乎一切又歸於沉寂。
只是,當一個小土坡后忽然緩緩出現一個小點,隨后又逐漸冒出數個小點。
隨著逐漸變大,那些小點赫然變成一個個騎馬的騎士。
他們的行進路線非常有講究,都是在小土坡之間奔襲,藉助土坡的掩護,避免被人從遠處發現。
然后繞過土坡,小心翼翼的觀察好四周,再繼續前進。
在他們消失在天邊后,一切又歸於平靜,似乎從未有人來到過。
小半天過去后,南面再次出現一個小點,隨后逐漸擴大。
地面也有了輕微的震顫,這是大隊人馬行進的跡象。
終於,當他們走近了,你會看到是一個個身穿紅色戰甲的騎士,在他們身后還有兩行隊列,一隊是一輛輛雙馬拉動的大車,而另一列則是扛著各式武器,穿著戰襖的士卒。
沒有打出旗幟,他們都只是默默的跟在前面袍澤身后前行。
他們,自然就是麻貴率領的宣大軍,出關后連續數日,他們曉行夜住,避開草原上的牧民,向著板升城快速前進。
隊列之中,麻貴帶著親兵前后照應,不斷接收到四周探馬發回來的消息。
當前方再次回來一匹快馬,哨騎奔到麻貴身側抱拳稟報導:“啟稟大帥,前方三十里發現蒙古斥候。”
“有多少,可否繞過他們”
麻貴抬頭看了眼天色,追問道。
“很難,周圍十里范圍內我們也發現有斥候蹤跡,按照日程,我們應該已經接近板升城六十里左右了。”
哨騎稟報導。
“拿輿圖來。”
麻貴說了句,身后親兵從背后拿出一個竹筒,取出其中裹卷的地圖,隨后策馬到麻貴身側,雙手將其展開。
麻貴盯著地圖,馬鞭在地圖上輕輕掠過,隨即就見他微微點頭,說道:“確實距離板升城只有五十多里地了。
傳令前軍,靠右前進,十里外有個坳子,今日大軍再次休息,明日一鼓作氣衝到板升城去。
哨騎立即派出幾隊,偵查附近,速去。”
隨著麻貴下令,身邊幾個親兵打馬而去。
麻貴回頭對著身前哨騎吩咐道:“通知前面的人,小心行事,避免和虜騎接觸,我不希望他們知道我們的到來。”
“遵令。”
哨騎得令,撥轉馬頭向前方跑去。
下達完命令,麻貴並沒有收手,依舊盯著面前的地圖。
土地圖案非常負責,里面描繪了草原上各種地貌,也別是地勢稍微高些的土坡和土坳,還有水源地,這些都是便於隱藏兵馬,行軍的地方。
這份地圖,自然也是錦衣衛的功勞。
他們最初隨著走私商隊進入大草原,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完成草原地圖的繪製。
只有有了這份地圖,大明官軍進入草原才會如同盲人摸象般毫無章法。
最起碼,依照水源地可以勾劃出清晰的行軍路線,而土坡和土坳則可以作為大軍扎營的處所。
就在明軍開始向北轉向,尋找拿出洼地的時候,前方再次有哨騎向著中軍飛馳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