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雙方是徹底撕破臉。
率領剩余的千多騎兵,恰臺吉就在板升城周圍和三娘子的護衛干上來。
發現小隊敵軍,就直接率隊衝殺上去。
而個三娘子的援軍趕來時,果斷率部撤退。
同時,他也接到大汗黃臺吉的命令,知道會有周圍的部落派出兵馬支援他。
於是很果斷就繼續在板升城周圍和三娘子耗上了,還不斷派出斥候偵查四周,收攏趕來支援的兵馬。
這也是雙方的斥候遭遇,就果斷相互攻殺的原因。
梁子結下,本隊那邊已經往死里打,斥候自然也不再手軟,見到就會互相攻殺。
不過做斥候的,馬上功夫了得,更有一手射箭的本事,相互對射箭矢而不接觸進行拼殺也是他們的傳統。
都想成為草原上的射鵰手,遠射吊殺敵軍,這可是射鵰手拿手絕活。
此時有活靶子練箭術,他們自然也是樂此不疲。
只不過板升城外的交戰,麻貴並不知道。
他最后確認的板升城信息是兩軍在城外相互對峙,並沒有繼續擴大衝突。
沒情報不要緊,現在哨騎已經發現板升城外蒙古斥候的異常,已經足夠麻貴推測出那里的情形了。
麻貴沒有改變原來的決定,依舊選擇在山坳處扎營休息,明日再直奔板升城。
畢竟天色漸晚,大軍繼續前進,入夜也未必能抵達板升城外。
而此時板升城外的大營里,此時只有三娘子一部,恰臺吉已經被驅趕到距離此地二十里外。
只是雖然占據優勢,可是板升城這幾日選擇關門,不允許任何人進出,這讓她非常惱火。
三娘子此來就是為了板升城,她不僅要進城,還要徹底奪得這座城池。
只是貿然攻城,對她威望打擊是一定的。
她派兵來此,對外宣稱的就是防止有人覬覦板升,想掠奪把漢那吉遺產。
攻城是下策,主要還是派出使者和大成比吉進行交流。
只是派出去的使者,顯然並沒有起到想要的效果。
大成臺吉死后,大成比吉就收攏了部眾,全部撤入城里,就是擔心周圍部落的襲掠。
而更讓三娘子憂心的是,斥候已經發現恰臺吉的兵馬似乎在增加。
已經從原來的千多人嗎變成超過兩千兵馬,顯然他已經得到了來自歸化城的支援。
而且,斥候也發現這是因為來了兩股周圍的部落,雖然各部只來了幾百人,可兩只部落的兵馬湊在一起也是有上千人。
兩千多人不算什么,可誰知道后面還有多少部落會給恰臺吉提供援兵。
現在的三娘子已經有點被架起來的感覺,除非快速入城,或者攻占板升城,搞成既成事實。
時間拖得越久,對她的威脅越大,特別是恰臺吉得到更多援兵的情況下,再要攻城,他們必然會從后方殺過來,讓她的希望破產。
此時,大帳內,三娘子又翻出鄭洛的書信。
信使出發時間比麻貴晚兩天,信是昨日才到,三娘子自然也看懂了信里的內容。
讓自己兒子不他失禮娶大成比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