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都,紫禁城,內閣。
“老爺,這是首輔家人送來的字條。”
已經散衙,張四維和申時行已經告辭離開,魏廣德也準備離開值房回府,結果蘆布從外面急匆匆進來,雙手奉上一張紙條。
“首輔.”
魏廣德稍微驚訝了一下,他沒想到都這個時候了,張居正還給自己寫字條。
接過來打開看了眼,面上沒有一絲表情變化。
重新折好字條放入袖中,對著等候的蘆布說道:“把值房收拾一下,你就可以回去了。”
說完,魏廣德大袖一擺,走著四方步大踏步離開值房。
張居正會知道草原上的事兒,他並不奇怪。
不管是張四維還是首輔值房那邊的人,都是張居正留在內閣的眼線,他們會時刻了解朝廷里發生的重大事項,然后撿重點報告到張府去。
不過張居正現在的病情,其實是不利於還關心這些事兒的。
說好的靜養,就該好好靜養才是。
雖然就算如此,他,應該,也活不了太久了。
除非歷史被改變。
張居正現在的病情,魏廣德有讓張吉關注著。
據說時好時壞,這其實已經非常危險,因為這預示著病情比不穩定,這還是在太醫和張府遍訪名醫后的結果。
至於李時珍,這個時候已經是去了九江。
三月前家里來信,魏廣德父親病重,於是魏廣德請求李時珍暫時放下校閱《本草綱目》的重任,先南下江西為家人診病。
現在時機有些敏感,魏廣德是真不敢讓老爹這兩年出事兒。
倒不是他貪戀權勢,而是一旦他離開朝堂,東征倭國的計劃,怕是就會被擱置。
就算有左渡進山和石見銀山的誘惑,魏廣德也不能確定張四維會不會放手一搏。
畢竟,蒙元遠征倭國的慘痛教訓還歷歷在目,而文官又是最慣常以史為鑑的品種。
而就算魏廣德還朝,短期內也很難再次成為首輔,把控內閣決策。
明朝對於丁憂歸來官員的安排,普遍堅持“迴避原籍,同品對調”的原則。
所謂的迴避原籍並不是針對籍貫,而是不允許官復原職,回到丁憂前的崗位。
之所以要如此,一是為了防止官員間相互勾結,拉幫結派,形成利益集團;二是官員丁憂離職,崗位已被填補,所以無法任命。
像魏廣德這樣的官員,如果回來,可以在吏部報備后,安排出任尚書的職位。
如果皇帝依舊信任,自然也可以入閣,但不會進來就安排首輔的位置,而只是普通閣臣,然后一步步熬上去。
當然,皇帝特旨除外,但一般很少會如此。
當初隆慶皇帝召回高拱,他也只是入閣成為閣臣,首輔依舊是李春芳,次輔是陳以勤。
直到他斗倒陳以勤代之,之后隨著李春芳致仕,他才有機會成為閣臣。
要知道,倒拱的時候,他已經身為內閣次輔。
雖然,其實首輔次輔不過是朝堂上約定俗成的一種說法,內閣閣臣其實沒有高下之分,但皇帝都已經接受這種排列方式,實際上已經算是一個制度。
入夜,魏廣德在書房看著今天剛送到的家書。
信是大哥寫的,父親的病情正在恢復好轉,這讓魏廣德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