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把東征軍大捷的消息散布出去,就是穩定人心最好的辦法。
乾清宮里,萬歷皇帝看完前線戰報,臉上也浮現出笑容。
不管是石見地區,還是佐渡島,明軍都打的很好。
雖然偷襲計劃失敗,這個情報他之前就已經知道,但官軍已經在佐渡島登陸,又有東海水師主力前往助戰,就算倭國集齊全國水師於佐渡島,按照魏師傅的分析,明軍獲勝概率也超過八成。
八成,那基本就是穩贏的局面。
何況,東海水師只是在大明水師里位列第二,真正強大的是南海水師。
大明,有的底牌打出去,而倭寇手里,什么都沒有。
就這么一個彈丸之國的君主,甚至連權利都被麾下將軍架空的國王,居然膽敢自稱天皇,實在是不把他這個九五至尊放在眼里。
“魏師傅,戰報最后,不管是王經略還是戚總兵都希望朝廷儘快增派援軍之事,你怎么看”
戰報最后,戚繼光也把最新從錦衣衛出獲得的情報一併上奏,倭寇正在集結四十萬兵馬準備反攻石見地區。
四十萬,大明滿打滿算才六萬人,數倍於己。
“王經略和戚總兵想改變原來的計劃,將長門一併拿下,再由南海水師封鎖瀨戶內海,這樣他們可以集中六萬大軍於東線和倭寇決戰,此自然是良法。
至於希望薊鎮大軍儘早出動,支援,臣以為可行。”
魏廣德沒想到倭寇在這樣的戰亂情況下,在面對明軍進攻時,居然能放下成見一致對外。
特別是織田氏、德川家都愿意開放領地,讓北條等北方大名帶兵南下。
雖然還不知道四國和九州島的倭國大名會不會響應,但想來他們動作應該不會慢。
這個時候,京師不能拖后腿,必須儘量滿足前線將領的需要。
這點,魏廣德心里是有數的。
只有他們才知道最應該採取什么樣的戰術,以適應戰場。
什么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都是虛的。
只有捷報,才能平息國內不穩定的情緒。
“如此就好,朕準了,魏師傅,儘快傳旨兵部,準備戰船,讓薊鎮大軍立即支援。”
萬歷皇帝在御座上,做出了自己的決定。
“遵旨。”
魏廣德微微躬身,接受了旨意,隨后又說了朝中幾件小事兒,就告辭離開乾清宮。
魏廣德出了乾清宮,並沒有回內閣,而是直接往宮門走。
出了宮門,只是稍微等了片刻,府中下人就抬著轎子快速奔來。
府中下人在送他入宮后,一般會在附近茶樓等候,所以剛剛接到消息,抬著轎子趕過來,也恰恰好。
他在乾清宮里逗留的時間不算長,萬歷皇帝這會兒估計還在興頭上,反覆翻閱東征軍戰報。
“去兵部,還有,請工部江尚書也過去一趟。”
魏廣德上轎前,對身旁長隨吩咐道。
得了差遣,那長隨馬上就向工部跑去。
等魏廣德坐上轎子,不多時他已經出現在兵部門口。
衙門外站崗的軍士自不敢攔,有門房已經把魏閣老到來的消息遞了進去。
魏廣德下轎沒有逗留,等待兵部的人來迎接,直接就邁步進了衙門。
在二門於張科碰頭,魏廣德淡淡說道:“里面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