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國勝對聚賓園的一系列改變,一開始他也是有所抵觸,也跟新老板反應過多次。
但畢竟他也不想跟錢過不去,在老板專程登門找他“談心”。
而且還是當著程國勝現在年輕妻子面,送給他們全家一份大禮后。
程國勝還是聽從了老板的一些要求。
按照老板從外地大酒樓取回來的“經”,對聚賓園出菜做了一系列的改變,以迎合老板對聚賓園重新進行的粉飾。
在程國勝和老板一起改變了聚賓園出菜擺盤。
剛開始一段時間并沒有獲得多少抵觸。
甚至因為擺盤上的精致,還吸引到一些手上有錢的顧客青睞。
當然那些客人的出菜幾乎都是程國勝親自動手的。
再后來,隨著聚賓園改變后獲得有錢顧客青睞,很自然把聚賓園的名聲抬高不少。
隨著大家的生活水平提升,人們很自然也開始講究一個排場和臉面。
請客的時候,聽到最近聚賓園的名聲比較高,自然會選擇到聚賓園請客。
客人一多,程國勝不可能每一道菜都親自去做。
就連程國勝手下能單獨上灶的幾個徒弟,可能有時候也會忙不過來。
為了應付一些客人,也為了保證出菜速度和擺盤的高端。
程國勝很自然開始疏于對出菜品質的把控。
如果沒有馮正明在干飯鋪子晚上做小炒,可能大部分的顧客也未必吃得出一點點小瑕疵。
但是和馮正明手藝一比較,聚賓園一些學徒練手的菜,差距就變得很明顯。
無巧不巧的是,黃濤從外地回來。
他跟老友一起中午吃了聚賓園,剛好遭遇到后廚學徒翻車。
晚上再去對比一下馮正明的手藝,那更加是完全屬于降維打擊了。
黃濤報上的一篇文章屬于對聚賓園騎臉輸出。
王師傅作為聚賓園上一代掌勺,自然是無法看著自己干了一輩子的酒樓名聲這么毀掉。
再加上聚賓園老板也意識到問題有些嚴重,和程國勝也主動上門求王師傅出山。
這樣也就有了王師傅親自去馮家干飯鋪。
王師傅在去了馮家干飯鋪后,再回到聚賓園那是對整個后廚都極為不滿。
之前出現失誤的學徒立刻被王師傅勒令開除。
接下來,王師傅每天盯在了后廚。
看著后廚里整體上的運作流程。
稍有哪一個步驟出問題,王師傅首先就是劈頭蓋臉訓斥程國勝。
在王師傅看來,后廚里能出現這么多問題,那就是程國勝這個掌勺師傅有問題,很多的問題都是程國勝放縱的結果。
王師傅覺得,一定要讓程國勝先做出改變,才能帶動整個聚賓園后廚變化。
至于老板被罵的事情,是因為王師傅把盤頭重新改回到以前的量。
老板知道了來后廚,試圖想要用當初“勸說”程國勝的方法,再次“勸說”一次王師傅。
結果被老爺子直接毫不留情怒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