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燁又用香菇切成小段,在豆腐表面上擺出一株梅花的樹枝,用小刀小心翼翼切下番茄皮,切成花瓣的形狀,點綴在香菇擺成樹枝的枝頭上。
擺好了之后,上蒸鍋去把這份一品豆腐蒸制一下。
蒸制同時,夏明燁又在鍋里對高湯調味,并且勾上一個薄薄的玻璃芡。
等到蒸好的豆腐出鍋,把鍋里芡汁均勻淋在豆腐的表面上。
或許一品豆腐在做法上,不像是馮正明的一魚兩吃那樣充滿了炫技。
但是夏明燁認真的準備高湯,燴制出美味的內餡,還有最后很應季的梅花擺盤。
也是讓這道菜給現場評委們帶來了一份驚艷。
尤其是在幾位受邀外國人眼里,這盤一品豆腐造型上是可以和馮正明一魚兩吃齊平。
而在品嘗了之后,豆腐中間八寶的內餡,更是讓幾位外國人贊不絕口。
顏老師傅看到品嘗過夏明燁一品豆腐。
老爺子笑呵呵對夏老師傅說“老夏你們家也是深藏不露,小夏這道一品豆腐,算是你們家的一道拿手菜吧而且小夏的調味很獨特,八寶內餡吃著是相當鮮美,還給豆腐也進行了調味,真是做得很好。”
夏老師傅聽到顏老師傅夸獎,還是比較謙虛說“小燁這個菜還是比較簡單,更多是材料上的一些堆砌,跟正明那道一魚兩吃還是有差距。”
現場當評委的老師傅和大師傅們還是很清楚,要是論烹飪的技法,馮正明已經是現場獨一檔,其他年輕廚師確實比不了他。
當然這并不表示其他年輕廚師不優秀。
相反,包括夏明燁這盤一品豆腐在內。
其他一些年輕廚師的菜品,在評委中老師傅和大師傅們看來,同樣是非常優秀的。
因為參加比賽的廚師們,可都是一些30歲左右的青年廚師。
一個青年廚師,能夠專研精通一兩樣技法,做出一兩道很拿手的菜,這已經是非常值得肯定。
所以這樣一對比,馮正明再次顯得有些鶴立雞群。
常宗福是第一次吃到一品豆腐,而且是孔府菜傳人親手烹飪。
無論是擺盤還是味道,都讓常宗福對孔府菜有了一些全新的認識。
品嘗了一品豆腐后,常宗福就專門找上了夏明燁。
夏明燁看到常宗福來到灶臺前,向自己遞出他的名片,也是有些驚訝。
接過常宗福的名片后,看到對方公司讓夏明燁更加好奇。
常宗福倒是開口介紹了一番“我的公司算是一個餐飲文化公司,我是希望可以整合我們魯菜,然后把魯菜推向外面,尤其是能夠推向國外,讓外國人通過魯菜,更好了解我們的飲食文化,從而可以跟我們有更多交流。”
夏明燁聽對方這么說,有些被對方的話語給忽悠住,覺得對方很厲害。
“你好厲害,要把我們魯菜推向全世界去嗎”
常宗福聽到夏明燁的話,看到他滿臉震驚的神情。
突然意識到,夏明燁手藝不算差,但是他的年齡并不大,所以可能沒有怎么接觸過外面,言談舉止明顯是很稚嫩。
看出這一點,常宗福不禁覺得,自己請不動馮正明,或許可以請眼前這位更年輕的廚師。
而且常宗福覺得,夏明燁更加年輕,手藝上也不差,還有孔府菜的傳承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