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展示過后,張明海端著盆回去。
此時魚和糊都放在一邊,馮正明和六師兄一起準備其他東西。
首先是馮正明用胡蘿卜,削出一個小球來,并且把球中間刻成鏤空,最終刻出來的胡蘿卜球,整體呈現出鏤空,中間有一個小球可以被搖動。
這一手雕刻,倒是很自然又讓評委們想起,昨天馮正明一魚兩吃那個南瓜雕刻的釣魚小人。
蘇老師傅笑著說“這個馮正明,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刀工好。”
鏤空胡蘿卜球,雕刻好也是給現場大家看了看。
幾位受邀外國人更加是驚呼漂亮。
馮正明雕刻小球時,張明海把準備好的藕切成薄片,并且表面拍上干淀粉先下鍋油炸出來。
接著張明海還用菠菜汁和面,用面團捏出荷葉的樣子,并且還把荷葉面蒸熟。
這些都是要準備作為擺盤的裝飾去用。
這一切都準備妥當,腌好的魚撈出來,把內外的水都用干凈的毛巾擦干凈。
再把糊拿出來,重新把糊和一和。
把魚放進糊里,慢慢把魚身表面需要全部涂滿。
包括魚肚子里面也都要涂抹上糊。
要讓打花刀的每一片魚肉都被糊包裹住。
給鯉魚掛好了糊,張明海那邊已經把油鍋燒好。
油溫是五成的樣子,馮正明提著魚頭和魚尾,先把魚慢慢放入鍋中去沖一沖,讓魚呈現出一種跳躍的月牙姿態定型。
顏老師傅在一旁又開始講解“這個過程必須要慢慢去用油沖一沖,記住不要直接下鍋,一定要沖到魚定型,要慢一點,別讓油崩到手上。”
馮正明很小心給手上的鯉魚沖油定型,有幾次甚至手幾乎貼在油面上。
他的大膽做法,讓現場不少人都是看的心驚肉跳。
但是正因為馮正明這樣細致的沖油,最終讓鯉魚保持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形狀。
鯉魚外面的糊先被炸硬,再把魚慢慢完全下入鍋中。
接下來就是慢慢去炸這條鯉魚了。
油炸過程中,馮正明還用筷子,很小心讓魚嘴、魚鰓、魚肚子和身上的刀口都張開。
顏老師傅在旁邊說“魚一定要炸透,所以前邊不要用大火,保持中火去慢慢炸,讓魚外面炸得酥脆才行。”
期間,馮正明還把定型鯉魚撈出去一次,大火讓油溫升高后,再把魚下鍋炸。
這樣一來,可以讓鯉魚表面掛糊的殼更加的酥脆。
在鯉魚差不多快要炸好,張明海在旁邊灶上坐鍋。
張明海先進行炒糖色,不過他這個糖色炒的是稍微淺一點。
糖色炒好,直接向糖色當中下入蔥姜爆香,再把準備好的高湯加入。
之后對湯汁進行一個調味。
因為是糖醋口,基本上就是要加入等量的糖醋。
要讓鍋里湯汁燒開,把糖醋的味道燒出來。
最后馮正明那邊鯉魚差不多炸好。
張明海這邊對湯汁進行最后勾芡,并且還要淋入明油,而且要用勺子把明油貼著湯汁表面,慢慢讓油融入到湯汁當中去。
馮正明那邊鯉魚出鍋,瀝油的過程中,把炸好藕片鋪在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