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都吃過馮正明的手藝,通過馮正明做的菜,算是更直觀了解到魯菜的特點。
可以說,魯菜基本上口味上不會是突出咸或者甜,更加不會說有很重的辣。
尤其是馮正明做菜的調味上,總是給人一種咸淡適中的體驗。
所以陶景文和陳志衡還是愿意相信馮正明的能力。
或許其他青年廚師的手藝,未必能夠完全值得信任。
但馮正明的手藝是絕對值得信賴。
聽完陶景文和陳志衡對馮正明的信任和支持。
在場的領導也是笑著說“馮廚師的手藝是肯定沒問題,但這次畢竟是要招待國外的朋友,我們還是要慎重,老師傅們的顧問團要有,年輕人要多聽聽老前輩們的意見。”
馮正明點頭說“我們肯定會聽老師傅們的建議,他們是前輩,也有多年的接待經驗,但我們也希望可以有自我發揮的空間。”
這話算是道出在場青年廚師們的心聲。
他們愿意來參與餐飲接待工作,也都是希望可以展示自己的能力。
領導和陶景文、陳志衡稍微低聲商量了一下。
很快給出回答“可以,你們會有自主權,不過菜單配料包括是調料的使用,都是需要上報,所有東西都必須要明確。”
在場的青年廚師們一聽有些難以接受。
畢竟中餐的調料用量,基本上都不會給出精確的用量,還有一些配方是向來不公布的。
現在讓大家必須要把所有用料細節公布,這讓青年廚師們有些遲疑。
但馮正明卻開口答應了。
“可以,我們會提前報備每一樣我們會用的調料,并且會盡量把精準的用量也都給標注出來的。”
聽到馮正明這樣說,讓在場的青年廚師們多少有些驚訝。
馮正明接著向青年廚師們做出解釋。
“時代已經不同了,過去師父在傳藝的時候,都可能會專門留一手,但正因為會留一手,導致了很多手藝的逐漸失傳,我們不應該固守著老的傳統的觀念。
這一次我們面對其他國家的青年,就是要向他們展示我們的開誠布公和海納百川,既然是要和別人進行交流,就應該開誠布公,任何細節也不該有所保留,把一切都公布出去,才會讓這種交流更加開放包容。”
聽完馮正明這番話,突然有一位青年廚師提出疑惑。
“如果需要公布你把子肉的配方,你會公布嗎”
這話問得是相當尖銳了。
馮正明幾乎沒有遲疑“我會公布。”
這個回答把大家都給驚呆了。
在場的每個人都知道,把子肉可是馮正明最出名的產品。
現在不光是在泉城很出名,在全省甚至是外省馮家干飯鋪的把子肉名聲也很響。
所以在大家看來,把子肉配方應該是馮正明最看重的。
可是他竟然毫不遲疑說,如果這次餐飲接待工作有需要,他會公布把子肉的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