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事實很快證明,職校學徒們在實踐經驗上比陳安邦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像是管偉平時的話不多,他帶著兩個學徒的時候,幾乎是沒有這么多廢話。
通常匯泉樓會采購好多種蝦,最次一等的是凍蝦。
齊家樂說“放在那邊架子上,萬一碰掉了砸了怎么辦還有這邊的柜子是有門的,可以在晚上的時候關上,不至于把清洗干凈的盤子弄臟了。”
在廚師自己忙碌沒有功夫指點學徒的時候,馮正明會直接分派給他們學徒任務,讓他們按照要求去做可以做的事情。
接著齊家樂又認真教兩個學徒,應該要怎么取用不同規格的盤子。
示范過后,管偉不容分說讓兩個學徒自己去干。
這是馮正明的要求,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出菜擺盤的時候,所有蝦擺在盤子里個頭大小幾乎一樣相當規整。
這些蝦的特點是個頭大,而且蝦殼會非常薄,同時里面的肉質又很飽滿緊致。
甚至很多時候,馮正明會讓陳安邦去帶著學徒一起干活。
如果剪掉的太多,那蝦頭中的蝦腦都會流掉。
陳安邦現在光是絞蝦,能夠保證大小相當的蝦,他剪完之后每一只蝦依舊是幾乎一模一樣。
就是直接說要干什么并且給兩個學徒示范應該要怎么做。
就像是在處理采購回來大蝦的時候,陳安邦會知道不同的蝦應該要怎么分類處理。
陳安邦作為一個沒有上過職校,算是半路出家的學徒,一開始還有些受到其他學徒排擠。
陳安邦雖然沒有上過職校,沒有接受過職校那種更加系統的技法教學。
光是絞蝦這一步,把十個新來的學徒一大半都給整不會了。
這些蝦通常都是被剝出蝦仁,還要把蝦頭和蝦殼留下來煉制蝦油。
后廚里因為十個學徒的加入變得熱鬧。
“這種平的盤子,一般是用的最多的,所以我們要多取用一些這種盤子,其他不同造型的盤子,先取一部分帶過去,可能有特定的菜要用的時候,比如要做糖醋鯉魚,要用這種大魚盤,你們要主動過來拿一個過去。”
大明蝦還不是匯泉樓采購蝦中最頂級。
最后一種品質上要比大明蝦更好的蝦便是桃花蝦。
這種同樣是產自渤海灣的蝦,個頭上仿佛是大一點的河蝦般。
但是蝦殼更加薄,而且蝦肉緊致飽滿。
尤其是在初春時節,抱籽的桃花蝦更是相當美味。
桃花蝦的處理上,匯泉樓后廚會更加細致。
首先是不去破壞蝦的本身,要保留蝦的完整性。
但是在烹飪前,還是要把蝦須和蝦腳稍微修剪,以做到最后擺盤的時候整齊。
匯泉樓里一道馮正明設計的熗拌桃花蝦,更是幾乎每一桌訂包間的老板們都必點的一道菜。
陳安邦把各種不同蝦的處理,一邊自己做一邊給新學徒講解一遍。
這么一番細致的講解,讓新學徒們對陳安邦也都是有些刮目相看。
之前多少還有些看不起陳安邦的他們。
在看到陳安邦非常利落處理蝦后,也是明白他們雖然是職校畢業,但是后廚里的實踐經驗,真的是比陳安邦差遠了。
看到了差距,新學徒開始和陳安邦套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