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顏老師傅這么一說,顏建興仔細想了想,頓時想明白了。
在匯泉樓后廚里,馮正明正在對學徒們進行一些突擊訓練。
“福祿鴨和布袋雞,因為是酒席上的菜,我們不需要嚴格按照傳統的辦法,不破壞外皮的情況下去剔骨,我現在教你們一下,之后喜宴當天,你們就按照我教的方法去做。”
馮正明現場教的方法,是直接把鴨子和雞開膛。
生的兩種禽類開膛后再去拆骨自然輕松很多。
所以馮正明都不用多費勁,很快把骨頭全部都給拆掉。
“不要怕拆掉肉,但是記住了,從里面拆骨一定不要把皮弄破了,后面填進餡料后,可以給縫制起來下鍋去油炸,所以一定不要破壞皮的完整。”
后廚里青年廚師和學徒們看到馮正明操作,都是被這樣的做法給驚呆了。
這樣直接開膛去拆骨,對大家來說確實是簡單很多。
馮正明把鴨子骨頭全部拆掉,然后把準備好的餡料裝進其中,再用線把開膛的刀口縫上,并且在縫線的口子上涂抹上一層面糊。
刷上一層脆皮水后,先是下鍋讓鴨子定型后,再整個入鍋進行一番油炸。
油炸到表面呈現棗紅色撈出,同時把縫線口上面糊刮掉。
接著就是炒糖色,加入高湯做一個紅燒湯汁,把鴨子放進湯中去燉煮。
燉煮出鍋,擺盤的過程中把縫制的線拆除。
最后收濃湯汁淋在整個鴨子表面,再輕輕用刀把開膛的刀口切開一些,漏出一些里面餡料,同時淋入一點點湯汁。
看到馮正明這樣做出的福祿鴨,把后廚所有人都給驚到了。
之前大家都知道這道菜的難點,就是要把整只的鴨子不開膛、不破皮情況剔骨。
可是馮正明的這一套做法下來,直接給鴨子開了膛再去拆骨。
一下子讓這道菜變得容易了太多。
關鍵最后裝盤,把開膛刀口撥開一些,再淋入一些收濃湯汁,絲毫不影響擺盤效果。
馮正明把這盤福祿鴨遞到大家面前“來吧,嘗嘗看。”
大家看著這盤菜,心里的想法是這還用嘗
主廚親自調味的餡料,搭配上幾乎不會有錯的紅燒調味,這么一道菜就不可能會難吃的。
關鍵是這樣一做,這道菜明顯變得簡單還不失其形。
先是品嘗一番,對這個菜都相當滿意。
馮正明接下來又把細節拆分“當天喜宴做這個菜,餡料提前大鍋燴炒出來,記住一定要量足,調味的時候我來,老齊你帶學徒負責炒餡料。”
齊家樂立刻應聲“沒問題。”
布袋雞的拆骨,也是和鴨子類似。
只不過給雞開膛的時候,馮正明是教學徒從背部開口。
“背部這里比較薄,所以我們從背部開口,這樣下刀慢慢劃開,不要太大的口子,小口子劃開,然后可以用剪刀這樣把脊骨剪斷,這樣慢慢從里面拆出來骨頭,拆出骨頭后,要把雞這樣翻過來,對里面進行清洗和腌制。”
布袋雞開膛拆骨的做法,反倒是比福祿鴨要更加容易了。